第392章 鹿鳴(6)

陳嫣重修長安的計劃很好,但是在這個計劃中還有一些讓人懷疑的地方。在最開始的震撼之後,從劉徹,再到手下重臣,皆對此有一些疑惑…陳嫣當然也是一一對此做了解答。

首先,最大的問題當然就是這麽多房子真的有人買嗎?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因為陳嫣在報書裏就提到過。或許其他城市要擔心這個問題,但身處長安、國之都城、天子腳下,這個問題是不必擔心的,但凡是有余錢的人家,誰不願意在長安置產興家呢?

相對於而言,更麻煩的問題應該是新增人口這麽多,為了供養這些人口,長安的運輸壓力會不會更大。

事實上,誰都知道,長安的物流情況從來就沒有好過!對於長安衣食住行的供應,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送到長安來的商品,只要價錢合適,就沒有銷不掉的!就這樣,長安人民還覺得短缺呢!

這並不奇怪,以最明顯的農產品為例,長安地處關中平原,周圍就能供應,但供應依舊不足。為了養活居住在這裏脫離農業生產的百姓,整個朝廷都是費盡了心思的。無論是陸路通道還是水道,都是充分調動,盡力運輸的。

為什麽歷朝歷代都要盡量控制都城的人口規模,供應方面的問題占主因!都城是不能亂的,都城百姓的生活必須穩定…而人口規模一旦超過封建社會政府能夠支應的程度,那必然要亂!這兩者之間是互相矛盾的。

長安本身的人口而言,二三十萬,供應壓力已經不小,不能因為臨淄有百萬人口就忽視長安二三十萬人口的供應難度!事實上,這個時候全世界各個文明,城市規模能達到長安水平的,也是鳳毛麟角呢!

再加上長安不只是長安這麽簡單,周圍的陵邑很靠近長安,實質上是共享同一條運輸線的!這麽一看,長安的供應難度其實不下雨臨淄。

按照陳嫣的思路,就等於是長安人口要增長不少…相對於原有的人口來說或許不算多,但以長安的現狀,陡然之間增加這樣一筆,很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呢!真要是那樣,這件事如何收場?

這話是很有道理,很值得憂慮,但陳嫣覺得不足為慮。

其一,長安的人口並不會真的增加那麽多!賣房的時候肯定會優先有長安戶籍的人。這次重修長安釋放的房地產需求,首先是長安本身的!那些在長安住的不好,想要改善住房條件的。或者住不到長安,只能住到長安周邊的人群。

這樣算起來,新增人口並不會很多。

其次,真正能從外地趕來長安置產安家的,在這個時代也不會是普通人!真的說起來,普通人甚至不能隨便離開自己的戶籍地!這個時候的戶籍制度可是很嚴厲的!換個說法,來到長安的基本上就是有錢人,或這個時候認可的社會精英。

這些人是一個城市很喜歡的新增人口,首先他們的消費力就不用懷疑!

有這樣一批人入住,增加的物流成本並不會覺得吃力…事實上,長安的老百姓衣食住行是有國家補貼的,這筆補貼並不是直接下發,而是通過隱形的方式完成。比如說國家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增加運輸量而修的運河馳道,這些都是天文數字!但也因此讓供應長安的物料便宜了不少。

這就等於是國家補貼了長安百姓!

如果長安的外地入住人口都是普通老百姓,這筆補貼就是國家出血。但如果是社會精英、有錢人呢?那又是另一個概念了。這些人的消費能力很強,一戶人家還要帶大量的奴仆,在地方上,有個兩三家就能養活一個縣城的商業了!可想而知在長安能給長安帶來多大的收益。

所以,整體上而言,長安或許會增加一些物流壓力,但這些壓力的釋放並不會讓朝廷虧損,反而是一筆賺錢的買賣!

為什麽臨淄的壓力大到那個地步,臨淄依舊能夠存在,而且還活的美滋滋?原因就在於利益足夠!別管物流成本多大,這個城市總歸是負擔的起的!

這個解釋大家算是接受了,但別的問題還是存在。

“敢問翁主,這徭役如何安排…重修長安的錢財從何而來…此事又要動用哪些衙署?”張湯定了定神,代替劉徹問出了這個問題。

陳嫣舒了舒身體,覺得問題總算問到了點子上。實際上從這裏開始問題才算是進入了實質化階段,說明大家已經認可了她重修長安的意見…修不修長安已經不是問題了,現在的關鍵是怎麽修!

這裏面門道可是很深的。

“徭役便罷了,此事不用那麽復雜!”陳嫣想了想,又笑著補充了一句:“我經過多少事?動輒牽扯幾十萬人的朝廷大事,我根本不知如何調配!所以想了個偷懶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