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思文(2)

陽春三月的長安最美,正是少男少女們踏青遊玩的時候…到處是唱《摽有梅》和《木瓜》的人。

“霍兄!”有相識的士人看到霍光,紛紛打招呼。霍光來長安的時間不長,但人緣非常好。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兄長霍去病名頭足夠大,有的人想要巴結,有的人則發自內心地敬佩。另一方面,也是霍光自己非常善於與人交往。

他是那種天然的、情商很高的人。

他的情商高還和一般的人格魅力大不同,他這個人做事最講究規矩分寸,不該做的事情絕不會越過一分一毫。而在這範疇之內,他既能做好端方君子,同時又會讓人覺得如沐春風,沒一絲一毫的呆板凝滯。

這也是個奇人了。

“霍兄也來買書啊…”

此處是一書坊。過去大家普遍用竹簡作書的時候並不見賣書的書坊,書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要只能去抄!即使是一些已經老掉牙的先人書籍,有人抄錄了出來賣,也有的是人買。

這種買賣行為是極少的,本身也用不太到書坊。

但是紙張和印刷術出來之後,一切就不同了。連續整理出版的諸子百家全集堪稱是圖書市場的深海炸.彈,扔下去反響非常!。這套書賺到了錢,其他人自然是看在眼裏!金錢就是最好的驅動力,商人們自然想到自己要是組織出版書籍,只要質量足夠,也能大賺!

一切就能運轉起來了。

那些知識分子或許不屑於言利,但他們大多逃不過‘名聲’的束縛。到了他們這個份上,少有不求名的!之前參與修書的人一個個都成了大佬,要是工作做的比較多,更是能迅速‘天下皆知’!這樣的誘惑,誰能抵擋的住!

相比起講學,出書竟是毫不遜色的出名方法了…還少了顛簸勞心呢——雖然出書也要勞心,但講學需要備課,需要提煉自己的思想,這方面差不了多少。

現如今的圖書市場,正迎來第一次繁華期。一方面是一些先人巨著接連被刻印出版,另一方面是時人也開始將自己獨藏的書籍拿出來印刷…有的人肯定是想要敝帚自珍,達到獨享知識的目的,但更多的人屈服在了出版書籍的收益之下。

再加上此時文壇大佬紛紛總結各自學說加以出版,市面上的書籍是越來越多了!

學子們也很歡欣鼓舞,過去他們學習只能去拜老師,然而拜師,特別是拜名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就不同了,絕大多數的書籍都可以從市面上買到。各個學派大佬的思想也紛紛成書出版,想要學習也變得簡單。

過去書籍不易得的同時還非常昂貴,普通學子想要稍微深一些、新一些的書都不可能。如今的紙書,雖然以普通人的生活條件而論,依舊不能算在日常用品裏面…但說實在的,如今能夠供孩子脫產讀書的家庭,本身就不可能是底層老百姓!至少也是小地主、中等之家這樣了。

長安本就匯聚著大量的士人,如今又開始辦了太學,廣選天下英才匯聚——說起來這裏面還有當年陳嫣的手筆呢!當年想大規模搞太學,為了有筆款子可用,一方面是接收了一批交‘建校費’的學生,另一方面就是出書了。

出書的一部分利益是用來完成太學項目了。

再加上官吏這個龐大的知識分子群體,長安讀書人不要太多哦!這也造成了長安的圖書買賣市場走在了全國前列,不少年輕士人時不時來書坊探訪,看看有沒有新書出版。

有些人囊中羞澀,不會買書,就幹脆在書坊看書。

書坊也不會驅趕這些人,只看不買的人到底是少數,讀書人大抵好面子!沒那麽喜歡的書也就罷了,那些真正喜歡的,都從頭翻看到尾了,總不好丟開手不買吧。所謂‘既在江邊走,便有觀景心’,就是這樣了。

這種不驅趕的方式不會讓收益少多少,反而能贏得讀書人群體的口碑,何樂而不為呢?一般來說,只有一種情況下才會暗示白讀書的人離開,那就是有特別受期待的新書發售的時候。

這種時候書坊裏恐怕到處都是人,這些白讀書的士子就有些妨礙生意了。

好在這些士子也不是胡攪蠻纏的人,真是這種情況,往往自己就離開了,並不需要旁人多說。

霍光左右拱手行禮,最後才走到櫃台旁,問道:“先生,在下上月訂的《食貨雜論》可有留下?”

不同於別的買賣,新興的圖書行業因為和‘知識’打交道多,在讀書人那裏是有幾分尊敬的。就說這書坊的掌櫃吧,雖不是什麽大才,卻也是通詩書,能發議論的人!與這些買書的讀書人說話,也說的來。

大家為了尊敬,並不像對待一般商賈那樣隨意,往往以‘先生’呼之。

櫃台後的中年男子本身就是做讀書人打扮,和一般商賈絕不相同。見到霍光也是不卑不亢地施了一禮:“原來是霍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