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第2/2頁)

《十三夜》中嫁給了高官的平民女子,因為門不當戶不對而遭到丈夫婚後的冷言冷語,每天備受煎熬,想離婚,卻又沒有勇氣,在十三夜獨自回到娘家,想得到父母的支持。可是一窮二白、沒有背景的父母,盡管疼愛女兒,卻也知道一旦離婚她的日子只會更加淒涼,只能含淚讓女兒再忍忍,寧可做富家太太哭泣,也比做窮人笑要有面子。

《行雲》中的入贅女婿,從被收養為財主的養子之後,命運就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盡管愛著寄宿家庭乖巧清麗的女兒,也心疼她被繼母欺負得辛酸苦澀,可是兩個都是命運由不得自己的人,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改變生活的艱辛,最終只能一聲嘆息。

《濁流》中妓院的紅人少女,一副天真爛漫的外面下,隱藏著憂傷無奈的靈魂。每天與客人們虛與委蛇,自己也逐漸分不清自己的真情假意。她何嘗不想做一個好人,可是一切似乎由不得她選。你始終猜不透她的心思,她到底喜歡誰,她追求的到底是什麽,可是她自己又何嘗明白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麽?命若飄蓬,一步步都是酸澀的記憶。直到最後,你以為她終於遇到了那個對的人,可以帶給她幸福與安寧,可冥冥之中,悲劇卻早已注定……

《自怨自艾》這一篇最為戲劇化。一窮二白的好丈夫,有一個美貌過人的妻子,盡管他疼愛有加,把她捧在手心,可是當妻子漸漸看到浮華奢侈的世界之後,心中的哀怨日漸萌芽。對他產生的種種不滿、對物質的熱烈追求使兩個人都開始自怨自艾,最終妻子不辭而別,而丈夫也變成了眼中只知道賺錢的刻薄生意人。雖然最終賺下了萬貫家產,但還沒來得及享清福就早早死去,留下一個在婚姻悲劇中孤獨冷清的女兒,在成年之後始終找不到幸福的方向……

愛情與物質、面包與紅酒、月亮與六便士,這些永恒的矛盾主題,只要人類尚存在,就會始終困擾一代又一代的人。

沒有愛情的時候渴望愛情,有愛情的時候覺得物質更重要,有了物質後卻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快樂,到底要到什麽時候,人才會真正滿足?

最讓人悵然若失,卻又感到美好清新的,當屬樋口一葉最具盛名的代表作——《青梅竹馬》。

一幫半大的孩子,居住在花街附近,他們有著孩子普遍具有的天真爛漫,卻已經被浸染了世俗世界的爭名奪利、鉤心鬥角、打架鬥毆、拉幫結派。

少女美登利,天生麗質,生性瀟灑活潑,敢愛敢恨,充滿靈氣,活脫脫像一個古龍筆下的奇女子。作為妓院紅牌的妹妹,她將來的命運已經可以預見。

寺院少爺信如,生來忠厚,信仰堅定,卻有著俗氣的方丈父親,眼中只看重賺錢,即便信如心中鄙夷也不得不憋在心裏。

一個注定要當妓女的少女,和一個注定要當和尚的少年,卻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了彼此,心中都是若有似無的吸引與靠近,卻因為世俗的種種阻礙而漸行漸遠,讀來不免心中無限感慨,掩卷長嘆。

《青梅竹馬》中的諸多少年,就像你兒時的那些小夥伴,或調皮可愛,或正經樸素,或插科打諢,或惹事頑劣。它如同一幅明治時代的花街少年浮世繪,並且描寫的東京吉原的節日風俗也都細致入微,躍然紙上而又不顯繁復。從中可見樋口一葉的文學功底,絲毫不亞於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對京都風俗的描寫。

周作人如此評價樋口一葉:觀察有靈,文字有神,天才至高,超絕一世。只是其來何遲,其去何早。

此言不虛。

有靈氣的女作家能夠直擊人的心靈。 

希望你和我一樣,在讀過她的文字之後,能在心靈深處銘記這個百年前如同櫻花綻放過的女子。 

                                                          

小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