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pter 11 也許是因為慌張,迷失了方向(第2/4頁)

第二天一早,深山的集市上逐漸熱鬧起來,市場前面的屠夫已經賣掉了半只豬,村民們打來的飛鼠在街上成堆地販賣,水果、大米、豬肉、狗肉、塊菌、蔬菜、各色電器、衣服等等一應俱全。有當地的村民帶著獵來的飛鼠送到市場,用來換取大米、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當然,市場上最好賣的商品還是酒,有幾個從桃花島上來的小夥子迫不及待地坐在街頭,把換來的酒打開喝起來,其中兩人沒多久便醉倒在街頭,就地而睡。

清晨,丙中洛被一層薄霧籠罩。天剛亮,韓逍便和陸先生以及另外幾個生意人兵分兩路,一路去往東風村,一路去往秋那桶,他們要趕在別人的前面,才能收到更多的山貨。

與韓逍的漫無目的、只顧跟隨不同,陸先生等人進了山都顯得從容許多。他們在丙中洛街面上有個店鋪,平時都是結伴出來收購山貨,手機裏幾乎存著周圍每一個村寨裏所有人家的村民電話,他的電話本就等同於一本完整的丙中洛黃頁,每次趕集之前他會挨家挨戶詢問,然後約定時間到這邊來取貨。

有貨品出售的村民要把貨物背到路邊也要至少花半個多小時,所以一進山韓逍就聽跟他一路的兩三個人的手機鈴聲不停地在山谷裏回響。

他們把皮卡車停在了離村寨最近的路口,貨廂裏裝著啤酒、白酒和香煙,然後徒步進出,接到貨付完錢,便繼續在山路上繞著圈開往下一站。

這次他們又路過了重丁教堂和丁大媽家,然後在石普大橋通往霧裏村的地方停了下來。已經有人早早地等在了橋頭,背來的是韓逍都叫不上名字的一些藥草。其中還有霧裏村的一個人,看到韓逍覺得眼熟,便打了個招呼。他沒有用貨換錢,而是從陸先生這裏換了一些白酒和香煙。

韓逍聽老陸介紹說,他們到各個村寨收山貨大多靠的是熟客,霧裏村還有個倒插門的四川老鄉現在負責把全村要賣出來的貨品都收齊,然後賣給他們,來來回回現在也混成了個小老板。

最初,老陸他們的生意可沒有現在這麽輕車熟路,全靠自己的雙腿跑遍了貢山縣的每一處地方,所以才獲得了手裏那本無比珍貴的生意“黃頁”。不過,他總是希望村民們能夠主動找他聯系送貨,那樣會更加省時省力,畢竟這山路來回一趟至少要十多天才能出來,若是遇到天公不作美,時間更難控制了。

“現在好多了,剛來丙中洛那幾年,跟這裏的老百姓做生意都非常不習慣,他們跟我們不一樣,成交與否跟價格因素無關。”老陸裝完貨,抽著煙跟韓逍說,“當時很多老百姓沒有價格的概念,賣東西也不論斤論兩,他覺得值多少就叫多少,而且從不還價。不過,你要是肯陪他們喝酒,一旦興致到了,就一準會賣給你,價錢也無所謂,呵呵……別人再多給他都不答應!”

如今,多數原住民在這樣的貿易交流中學會了更合理地使用錢幣,甚至習慣了同遊客討價還價,還學會了自己做一些小本生意。

天近黃昏,秋那桶那邊的人打來了電話,貨沒收到多少,他們準備休息一晚繼續往裏走。說到底,這樣的買賣,除了靠自己的辛苦,不惜把腿跑細的橫心,還要靠靈敏的生意嗅覺。韓逍越來越覺得,跟這些做淘寶生意的人走這一趟,雖然親眼見到了他們如何周轉,如何討價還價,如何識別山貨的品質,可這些還遠遠不夠,算下來這些差價似乎並不值得他們這麽長年累月的跋山涉水,其中的門道他應該還沒有窺得一半。

捫心自問,這樣的辛苦買賣,他能做嗎?

民族工藝品?山貨?藥材?石材?茶葉?

似乎選擇項很多很雜,可似乎又沒有什麽最佳選擇,韓逍仔細掂量著,心裏盡是毫無信心、迎頭瞎撞的混亂想法。

在這之前,韓逍也曾是下過一番紙上功夫的。

他從另一角度了解了丙中洛。得知這裏一直以來就是貢山、福貢、察隅等地各個鄉區最集中的貿易地。丙中洛通往西藏東南地區的馬幫隊今天仍在古道上穿行,為的就是物資的進出往來。這條活著的茶馬古道,始於丙中洛,沿峽谷溯怒江北上,通往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察瓦龍鄉政府所在地紮那,這條路既是滇藏古驛道,也是現今的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溝通外界,唯一常年通行無阻的道路。

自從各地那些敏感的商人們來到丙中洛,在這個不通公路的“荒蠻”之地,他們忍受著螞蟥的叮咬,冒著被黑熊攻擊的危險,尋覓於山林之間,的確為自己淘得了富足一生的財富。

第一批進來的商人多數都發了大財,收購藥材的現在已經成了資產超億的大藥材商,收購寶石的現在已經成了東南亞最大珠寶公司之一,淘金的、賭玉的,這片神秘而原始的土地不知道成就了多少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