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pter 16 螢火蟲與理想之光的距離(第2/3頁)

這麽些天,她總會不著邊際地回憶起她和韓逍相遇的情景,回憶他們後來在一起的種種片段。或者,只是突然在心頭閃現某個過往的畫面,韓逍的某句話,一個表情。

她想他。

可她一直不承認,不允許自己承認。

她狠狠地罵過自己,從一開始她和韓逍就沒有將來,她為何會如此執迷不悟?

她又默默地安慰過自己,沒事的,人生不只有一種情感是寶貴的,或許,將來他們還會成為朋友,她對愛情的抵抗力早就應該固若金湯了,何必故意放縱自己的軟弱,顯得不堪一擊呢?可是,可是她今晚又一次淪陷。

她抑制不住自己去想象,當時如果韓逍也站在水裏和她的學生一起去抓螢火蟲,他會不會把它捧在手心裏,小心翼翼地送給她?

他們會不會還有機會一起在螢火蟲飛舞的天堂,相互依偎,訴說心語?

無論是“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還是“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的情景,他會不會還願意與她一起欣賞?

聽說,在新西蘭北島一個小城的巖洞內,螢火蟲燦若繁星,有人把那種自然奇觀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如果他在,會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對她講起?

為什麽?她也想知道為什麽!

為什麽她要把愛情和浪漫的所有想象跟韓逍聯系在一起?為什麽未來一定要她做出選擇?為什麽她已經不能放膽去愛一個人?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一個真正安心的人,在哪裏都可以過自足快樂的生活,謙和、平靜地做著該做的事,實現小小的夙願,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悲過去、不貪未來。

她從過去的掙紮與困頓中走出來,到現在找到真正感覺快樂的事業,並不容易。所以她理解韓逍,理解他還無法適應這裏,只能選擇離開的心情;可就是因為韓逍,她的平靜又被沖破了嗎?她變得不再安心了嗎?

對孩子們的付出,帶給她的快樂和滿足是其他任何事無法比擬的,她不可能放棄自己的這個選擇,這份執著已經滲入她的血液,再也回不去了。而且,她深知,她要堅持,永遠不會放棄。

浮華之下,理想之光和螢火蟲的光的確有時候很相似,微弱,易逝,珍貴,值得去追尋和守護。他們的愛呢,是否在茫茫人海中也顯得那樣微不足道?

第二天,褚遙準時走進簡陋的小教室,如約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螢火蟲課。她告訴孩子們,全世界大概有兩千多種螢火蟲,發出的光顏色各不相同,長的樣子也不一樣。中國有一百多種螢火蟲,僅雲南就占了其中的六十多種。所以雲南是螢火蟲的王國。這類“無聲無息”、“閃光一生”的小精靈壽命最多只有一年,更重要的是,它也被公認為是一種環境指示物種,就像植物中的“樹胡子”。

“同學們,螢火蟲對生存環境要求非常高,它們只喜歡植被茂盛、水質幹凈、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一旦植被遭到破壞,水質被汙染,空氣變汙濁,它們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凡是螢火蟲種群分布的地區,都是生態環境保護得比較好的地方。換句話說,如果有一天螢火蟲在地球上消失了,足以證明我們的生態環境已經十分惡劣。如果像螢火蟲這樣的物種都滅絕了,可能會造成我們人類整個生態系統的崩潰。所以,以後我們要保護螢火蟲,不要捕捉它們,不要打擾它們,好不好?”

“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你們知道嗎?原來我們雲南省有二十多個螢火蟲的棲息地,但是現在已經有好幾個棲息地被取消了——因為那裏的螢火蟲都不見了。就是因為這兩年,每到夏天就有人去捕捉螢火蟲,然後到城裏去賣,但螢火蟲在捕捉、運輸、放飛過程中,都會遭受傷害,甚至死去。螢火蟲需要潔凈的水流、濕潤的環境、沒有光汙染的黑夜、茂密的草叢、自然的植被……”不知道為什麽,褚遙越講越覺得心裏空空的,就像被什麽東西越掏越空。

她隱約意識到,自己心裏一直被忽略的那份真摯的感情,也如同山野間的夜光流螢一般,正在慢慢變弱,消失。

這種消亡讓她感到很害怕,好像眼睜睜地目睹自己再無力點亮的生命之芯。有一個聲音在問,如果沒有心頭的那盞熒光,她從此後的生活會不會變得枯竭乏味?

她想著這些,竟忍不住紅了眼眶。

夜裏。看出褚遙的情緒不太好,紮姆朵兒沒出去玩兒,吃過飯便待在宿舍裏陪她。她們兩個人坐在火塘邊,默默地低頭批作業,許久都沒有說話。

“螢火蟲螢火蟲漫天飛,夏夜裏夏夜裏風輕吹……”紮姆朵兒終於悶不下去,輕聲地哼起那首熟悉的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