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第2/2頁)

“公門六玉”這個說法自然有來頭,當年皇帝朱元璋打下天下,封了有從龍之功的六位忠臣為國公爺,並給每一位國公爺的嫡長女都賜了名。

魏國公府嫡長女喚名徐琳瑯。

韓國公府嫡長女喚名李瓊玉。

鄭國公府嫡長女喚名常瑾瑜。

曹國公府嫡長女喚名李瑱瑱,

宋國公府嫡長女喚名馮成璧。

衛國公府嫡長女喚名鄧琬。

聖上給這六家嫡長女賜的名字,皆有美玉之意。這便是應天府有名的“公門六玉”。

徐琳瑯的生母張氏,雖為原配,卻並沒有成為魏國公的正室,這其中自有諸多隱情。

魏國公徐達為彌補對原配張氏母女的虧欠,把原配妻子的女兒記在了正妻謝氏名下,是為嫡長女,所以,徐琳瑯便有了這嫡長女的名頭,也得到了聖上賜的“琳瑯”這個名字,成為了“公門六玉”之一。

普天之下的閨閣小姐,除了公主郡主們,便當屬 “公門六玉”最為尊貴。

“公門六玉”裏,除了徐琳瑯,旁的“五玉”,都養在鐘鳴鼎食的國公府裏,被悉心教養。

其他“五玉”自被賜了名字,家裏都請了名師教導她們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女紅樂器、規矩禮儀等閨閣少女必備才藝禮儀,力求樣樣出挑高妙,旨在成為全大明的閨閣少女之楷模,當得起聖上賜的名字。

唯有徐琳瑯不同,這些年,徐琳瑯在濠州鄉下,過的輕松自在極了,絲毫不似旁的“五玉” 那般用心刻苦。

這樣一來,徐琳瑯自然和旁的“五玉”差下了十萬八千裏,再加上有別有用心之人刻意宣揚,徐琳瑯還從未來過應天府,就已成了應天府貴人們的笑談。

上一世,徐琳瑯到了應天府後,在蘇嬤嬤的指導之下,在人前露了幾次面,更是印證了那些傳言。

茶余飯後,應天府的貴人們竊竊議論說:魏國公的嫡長女徐琳瑯,論禮數屢屢出錯,論詩書胸無點墨論,論見識孤陋寡聞,論才藝繡花枕頭,通身上下,唯有相貌和名字能拿得出手了。

應天府的貴婦嘆道,張氏那個鄉下婦人愚昧粗鄙,將堂堂的國公府嫡小姐養成了那般難登大雅的樣子,並不足為奇。

只有徐琳瑯自己知道,娘親張氏雖居鄉下,卻從未落下對徐琳瑯的教養,娘親給她請的師傅,都是精挑細選過的。

與傳言恰恰相反,無論是四書五經,還是琴棋書畫、歌舞音律,她都樣樣精通。

只國公府裏的那些禮數,娘親在濠州尋不到合適的師傅,她才有了欠缺。

恰就是這一點欠缺,就被居心叵測的蘇嬤嬤利用了起來。蘇嬤嬤在路上給徐琳瑯教的那些禮數,都是錯的。

年少時候的徐琳瑯,按著蘇嬤嬤教的禮儀,進門就給徐老夫人就行了一套完全不成體統的跪拜大禮,一去便遭了整個魏國公府的笑話。

後來的徐琳瑯,在受盡坎坷後嫁給了四皇子,登臨鳳位,位主中宮多年,大大小小的禮數早已深深地銘刻在徐琳瑯心裏,重活一世,這些簡單的禮數自然是再也難不住徐琳瑯了,

徐琳瑯心底冷笑,面上卻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重活一世,來日方長,蘇嬤嬤想磋磨她,她也得讓她嘗嘗受磋磨的滋味。

“嬤嬤,我們趕緊練習那些禮數吧。”徐琳瑯擡起她精致瑩白的小臉,朝蘇嬤嬤燦然一笑,似未發生過任何事情一般。

馬車內極為寬敞,徐琳瑯乖乖巧巧地跟著蘇嬤嬤學起了請安、用膳、奉茶等魏國公府裏常用的禮儀。

蘇嬤嬤頗為滿意,自己將這些錯的禮數教給了徐琳瑯,到了府裏,謝夫人定然要重重的賞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