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十八(第3/4頁)

蘇嬤嬤哪裏知道在她喝茶嘮嗑的時候,徐琳瑯做出了如此驚天動地的舉動。

將鋪子和莊子都賣了之後,徐琳瑯得了兩萬兩銀子。徐琳瑯和張五四和王氏提出,她想和她們一同在應天府開酒樓。

“在應天府開酒樓?”徐琳瑯的舅舅呆住了。

徐琳瑯的舅舅張五四原本是一家農戶,日子過得緊巴,缺少吃穿,只得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侍弄莊稼。

後來姐夫徐達封官拜相,給了張氏諸多銀錢,李張家的日子才寬裕起來。

張五四和他的妻子王氏的腦子都靈活,二人不願白花用張氏的銀錢,總是想著讓錢生錢,好把張氏給她們的還回去。

一來二去,張氏發現自己的弟弟弟媳二人倒是很適合做生意,便出了銀子在濠州開了酒樓,叫做留仙樓,由張五四夫婦二人打理。

留仙樓掙了銀子,張氏和張五四夫婦各分一半。

張氏出的銀子,徹底改變了張五四夫婦的命運,二人雖從此入了商籍,不能穿綢緞衣裳,卻樂在其中。畢竟種地的時候,他們也沒錢去穿綢緞衣裳。

張五四夫婦的確是做生意的料,很快便將留仙樓開的紅紅火火,成了濠州州當地最好的酒樓。

“舅舅舅母想在應天府開酒樓嗎?”徐琳瑯看向王氏。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我們哪有不願意的。”徐琳瑯的舅母王氏應道。

王氏很是喜歡這應天府的繁華,自然是願意的。

徐琳瑯看向張五四,道:“舅母都同意了,舅舅你還有什麽不願意的。”

張五四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在這應天府開酒樓~”

徐琳瑯知道自己舅舅想說什麽:“我知道,舅舅是擔心銀子,我方才不是說了麽,如今我們在應天府開酒樓,還是和在濠州的時候一樣,我出銀子,舅舅和舅母只管打理。”

徐琳瑯的舅母看向徐琳瑯:“琳瑯,這怎麽行,我和你舅舅手裏也有不少積蓄,這一次在應天府開酒樓,我們也要出上一些,若是只你一個人出銀子,不就成了我們占你的便宜嗎。”

徐琳瑯握了舅母的手:“相處多年,我自是知道舅舅舅母的品性,我知道舅舅舅母的心意,只是,開酒樓一事,不單單是對舅舅舅母有好處,對琳瑯也很重要,我將田地鋪子都賣了,若有朝一日,這事被人發現了,我必然會遭人鄙夷議論,但是倘若那個時候我手中有比那田地鋪子更值錢的產業,旁人便也沒法說什麽了。”

“所以,這銀子,便由我來出,舅舅舅母只管盡心打理,得了銀子,我們便還是和在濠州的時候一樣,一人一半。”

張五四和王氏卻俱不同意,執意要徐琳瑯得七他們得三,爭執了好久,徐琳瑯依舊堅持,張五四和王氏便暗下商量徐琳瑯多給的份子他們便都存著給徐琳瑯當嫁妝。

說定了要在應天府內開酒樓,張五四夫婦便在應天府買了一處像模像樣的府邸,安頓好後,便打發人去濠州將幾個孩子接過來。

張五四家二女一子,都是和徐琳瑯一同長大。兄弟姐妹幾個,感情頗深。

賣了田地鋪子,安頓好宅子,張五四又開始為開酒樓的事情忙活起來。

新的酒樓還喚做“留仙樓”。

這些日子徐琳瑯整日出府,在魏國公府眾人眼中,便是徐琳瑯遊手好閑、只顧玩樂了。

謝氏樂的見徐琳瑯這般散漫下去,並不提點徐琳瑯為徐老老夫人的壽宴做準備,更不提讓徐琳瑯去棠梨書院讀書之事。

各家只有一個去棠梨書院讀書的名額。徐琳瑯若是去了,錦芙不就去不成了嗎?

謝氏巴不得徐琳瑯永遠都這般遊手好閑。

放眼應天府,別說是皇子,就算是普通的官宦人家,也不會讓自家的兒子娶一個沒正經讀過書的姑娘做正妻。

故而,每當提起徐琳瑯整日裏都出府玩樂,謝氏便通身的舒坦。

徐錦芙整日裏除了去棠梨書院讀書,便是關在房內為徐老夫人“繡壽圖”。

“繡壽圖”實在無聊,憋悶到不行的時候,徐錦芙竟然對徐琳瑯的自由自在生出了幾分羨慕。

不過,這羨慕很快便會煙消雲散,她雖然日日關在房中“繡壽圖”,日子枯燥,卻能在祖母壽宴上大放光彩。

而她徐琳瑯,縱然是再怎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也只能落得被人笑話了。兩相比較,徐錦芙還是願意將這憋悶受下去。

謝氏不願意讓徐琳瑯去棠梨書院讀書,徐達卻惦記著。

這一日,徐達舊傷復發,未上早朝。

用過早膳之後,徐達叫住了正欲出府的徐琳瑯。

“你來應天府已經有些日子了,不能再這般每日無所事事了,也該去棠梨書院學些東西了。”徐達對徐琳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