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2頁)

說完,他同幾個影衛下了城墻。

影衛們去開城門了。

方拙則朝司豈走過來,“這位俠士……”離著一丈多遠的時候,他看清了對方的臉,驚訝道,“司大人?”

司豈拱了拱手,“方將軍。”

“好計策。”方拙豎起大拇指,“四兩撥千斤啊。”

司豈道:“過獎過獎,路上碰巧看見桐油,就帶上了。”

羅清撇了撇嘴,他家三爺太謙虛了。

方拙也知道司豈謙虛,大慶存續數百年,二十歲的狀元鳳毛菱角,智慧可見一斑。

……

兩人寒暄兩句,城門大開,掌管中軍的提督上官雲芳率領親信騎馬入城,視線一掃,便朝司豈二人走了過來。

他一邊走,一邊下了命令,“劉吉,這裏你接手,韓林盛,你點上八百兵馬,火速支援東城門。”

“末將聽令。”兩名將官應和一聲,各自帶人離去。

“多謝二位大人,告辭。”上官雲芳在馬上略一拱手,鞭子一甩,帶著騎兵趕往宮城,勤王救駕去了。

方拙道:“接下來司大人有什麽安排?”

司豈道:“進宮,方大人一起?”

方拙大笑,招手叫來戰馬,帶上影衛,與司豈一同往宮城而去。

……

東華門緊閉著。

十幾名士兵聽到馬蹄聲,從宮門上方探出頭,警惕地看著司豈一行。

方拙喊道:“開門!”

一名守門校尉問道:“來者何人?”

“方拙!”

“司豈!”

“石將軍早有交代,快去開門!”那校尉立刻朝下面大喝一聲。

下面的兵勇很快就打開了東華門的側門。

“駕駕!”司豈打馬進門,穿過門洞,折向北,往乾清宮的方向趕去。

宮城內大約有七八處走水,熊熊大火照亮了宮城上空,如同白晝一般。

越往宮城的核心位置走,喊殺聲就越大。

司豈一顆心沉到谷底,鞭子也揮得越來越勤,快到乾清門時,終於看到了叛軍。

叛軍此時已經處於劣勢,前面有奮起抵抗的羽林軍,後面則是騎馬沖殺進來的小部分中軍騎兵。

司豈打馬回轉,進了一條挨著東宮墻的筆直夾道,往寧壽宮而去——皇上在一次閑聊時說過,寧壽宮有條地下暗道,可以穿過護城河,直通東城。

方拙也帶人跟過來了。

大約半盞茶的功夫後,司豈聽到了隱隱的哭聲,還有刀劍相擊的聲音,但比起乾清門來說,這裏的戰鬥規模似乎非常小。

很快,司豈看到了寧壽門。

他勒了韁繩,飛身下馬,提刀而行。

羅清和方拙等人緊隨其後。

循著打鬥聲,一行人穿過寧壽門,走中路,繞過皇極殿,終於見到了這場謀逆的核心人物。

五六十人在寧壽宮前的空地上戰成一團——泰清帝的暗衛穿了布甲,與身著黑衣的靖王護衛截然不同——暗衛們在人數上不占優勢,暫時居於下風。

靖王站在幾個黑衣人後面,笑吟吟地說道:“左銘,你若肯禪位,我便饒你不……”話到這裏,他的目光落到正在逐漸接近的司豈等人臉上,神色巨變。

左銘是泰清帝的名諱。

他也回頭看了一眼,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靖王,就算你下跪求饒,朕也不會饒你不死,一定會斬盡你全家。”

靖王面色灰敗,沉默了片刻,大手有力地向前一擺:“殺,只要殺死泰清,本王賞國公爵。”

司豈揚聲說道:“皇上,上官將軍已經殺到乾清門,幾個城門俱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泰清帝笑道:“諸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們殺了靖王,朕便饒你們全家。”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黑衣人遲滯片刻,到底殺了上來。

司豈、羅清以及方拙一行迅速擋在泰清帝等人前面。

四十左右人對七八個人,雙拳難敵四手,靖王飛快地敗了下去。

他被影衛暗衛團團圍住。

泰清帝嘆了一聲,問道:“三哥,活著不好嗎?”

靖王最後看了一眼巍峨的宮宇,慘笑道:“苟且偷生太過無趣,本王不悔。”說完,他用一把嵌滿寶石的匕首刺穿了喉嚨……

寧壽宮的大殿前終於安靜了下來。

小太監們開始打掃戰場。

泰清帝感慨地看向司豈和方拙,說道:“師兄和方愛卿來得正好。”

司豈正要回話,泰清帝又開了口,“紀嬋在哪?老師替朕擋了一刀,此時不知如何了?”

司豈哆嗦了一下,“傷到哪兒了,人在哪兒?”

泰清帝指著寧壽宮東暖閣,道:“傷在後背,就在裏面……”

司豈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