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頁)

她把手裏的一疊食盒擺在了袁香兒的桌上。

“好香的味道,是什麽?”袁香兒問。

“都是一些鹵水臘肉,有醬豬蹄,涼拌脆腸,還有蜜汁叉燒,是我親手做的,記得你從前很喜歡。”

“真好,最近嘴饞,正想著呢。”袁香兒道謝之後,接了過來,“你最近得空弄這些東西?”

“阿香,上一回你來見我的時候,我沒有戴這枚釵子,其實那時家裏的日子艱難,被我典當了。”大花摸了摸發鬢上的金釵,帶著點不好意思說道,“當時你雖不曾開口詢問,但那時我心中十分緊張,就被你問上那麽一句。”

她握住了袁香兒的手:“我是屠戶的女兒,別的本事也不會,從小就只學著料理家裏肉攤余下的材料。去年你走之後,我想了又想,咬牙在市頭開了個鹵水攤子,幸得神靈庇佑,生意尚可。時至今日,總算緩過氣來,能將你送的釵子贖回。今日是特意戴來給你看的。”

“真的嗎?你婆婆沒有反對?”袁香兒替大花高興。但她也知道雖然大花的婆婆貪圖她們家的嫁妝,可是依舊看不起她父親是個屠戶。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家,都看不起經商為生的商戶。她想不到大花那個霸道的婆婆,能同意她拋頭露面地擺攤。

“我婆婆自然是不願意的。”大花攤了攤雙手,“但家裏明明已經揭不開鍋了,夫君還要讀書進學,總不能靠著我變賣嫁妝和大嫂沒日沒夜刺繡織布換錢。婆婆她固然反對,可是我拿定主意,只要夫君支持我,她便是摔鍋摔盆子,罵天罵地,我也不搭理便是。”

“不錯,不錯。這才是我家大花。”袁香兒拍她的肩膀。

“況且去年的秋闈,夫君他落了榜。”大花湊近袁香兒,並不介意和自己的閨蜜說起自己的失落之事,“落榜之後,原先那些異常熱情的親戚們臉色都冷了下來,對我們也變得不鹹不淡。婆婆自己也覺得沒意思,且端不起架子來了。”

“你夫君還年輕著呢,怕什麽,別給他壓力,慢慢考便是。”袁香兒安慰道,她想起上次見到大花的夫君張熏,那位年紀輕輕的郎君肩頭後背扒拉著無數陰陰沉沉的大小魔物,顯然因為各方壓力過於緊逼而不堪重負。

她拿出符紙,沉心靜氣繪制了一張符箓。指尖靈活變動,將之折成了三角符,遞給了大花。

“這是祛除邪祟,安穩心神的符箓,讓你家夫君佩戴在身上吧。”

大花喜出望外,起身福了福。

“近日雨水太多了,春汛兇猛,水位上漲,就連我們兩河鎮上的河神廟都被大水淹了。雖然我家地勢在高處,但我爹娘還是不太放心,特意派遣阿弟去把我和夫君一家都接了過來。”

“河神廟都被淹到了嗎?”袁香兒心下有些唏噓,想不到沒有了丹邏肆意行動,兩河鎮依舊發起了大水。

“是呀,老人們都說,沅水已經幾十年沒有大漲過了,合該有這麽一回,便是河神大人也庇佑不住了。”大花一面唏噓,一面又有些欣喜,“不過能夠住回娘家一段時間我是十分開心的。你不知道,我爹可不像張家那起子個勢利眼的親戚。他只知道郎君是個讀書人,是個寶貝疙瘩。不僅單獨給夫君整了間安安靜靜的書房。還整日賢婿,賢婿地叫著,讓他只管專心讀書,啥也不用想。”

她想起父親對待夫君的態度,不禁笑了起來,“她還讓我阿弟那個屁股都坐不住板凳的泥猴,多和夫君親近親近,學幾個大字。嚇得我阿弟整日叫苦連天。就連夫君自己也說,住在我家整個人都輕松了許多呢。”

“那可真好,就該是這樣。”袁香兒真心為自己的朋友感到高興。

窗外嘩啦一聲下起了雨,大花起身告辭,免不了面露憂色:“也不知道這雨再下下去,鎮上會變成什麽樣?”

袁香兒送她到門口的時候,她的夫君張熏正從斜對門的院子裏出來,打著傘特意來接她。

“這麽幾步的距離,何必特意來接我?”大花口裏埋怨,臉上卻都是甜甜的笑。

兩口子手拉著手和袁香兒告別。

袁香兒看著雨簾中成雙的背影。

那位年輕的郎君背上,曾經趁著人類精神力脆弱時攀附上肩頭的大小魔物們已經不見了蹤跡。落榜或許對他未必是壞事,反而讓他徹底放下了心中過度的包袱。

那位曾經不堪重負的少年郎君,此刻持著竹傘挺直了脊背。護著自己妻子在雨中同行。

這場大雨接連下了整整數日,各地沿河城鎮不可避免地發起了大水。

闕丘地處天狼山腳下,地勢較高,加上袁香兒領著使徒在洪水來領之前全力護持,有驚無險地渡過了洪峰。

但兩河鎮,辰州沅水沿岸乃至洞庭湖畔的鼎州都遭遇了多年不遇的特大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