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打草(第2/2頁)

郁文想了想,覺得這主意比自己直接去找湯知府好。

要知道,自己的治下有人收留流民他卻不知道,不出事則罷,出了事他這三年的政績也就算完了,不被免官也會影響升遷。何況郁家和李家已經勢同水火,就算李家知道是他舉報的又如何?難道他不舉報李家,李家就會放過郁家嗎?

郁文道:“我知道怎麽說了,你去陪你姆媽吧!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我聽說楊禦醫過幾天要來給裴家的大太太把平安脈,想請他過來給你姆媽瞧瞧,你盯著你姆媽,別讓你姆媽受了涼——受了涼,就得等病好了再開補藥,楊禦醫未必能等到那個時候。”

自從吃了楊鬥星的藥,陳氏就一直沒怎麽病過,郁文對楊鬥星的醫術信心大增,覺得只要能一直請了楊鬥星來瞧病,陳氏的身體就能一直都不出什麽毛病。

郁棠連聲應好。

郁文去了衙門。

郁棠就陪著陳氏把要送到大伯父家的東西都整理好,等到郁文回來,一起去了大伯父家。

路上,郁棠問父親:“湯知府怎麽說?”

郁文道:“湯知府以為我們家要報復李家,雖然答應去查,但我瞧著不怎麽積極。我當時靈機一動,走的時候說要去裴家請楊禦醫幫著看病,他立刻就不一樣了。”說到這裏,他嘆了口氣,道,“又欠了裴家的恩情,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還得清。”

主要還是沒辦法還。

郁棠想不出裴宴還缺什麽。

特別是裴宴一直覺得她心術不正,做什麽事都別有用心,非常地瞧不上眼。

想到這些,郁棠就有些郁悶地嘆了口氣。

算了,裴家的大恩大德她只能來世再還了。

如果她還能有來世的話?

不過幾句話的功夫,他們已到了郁博家,這件事就此打住了。

郁棠讓阿苕給小梅溪賣水梨的阿六一些碎銀子,讓他盯著李家。

沒幾天,臨安城裏就有人在傳,說是李家因為好心收留了很多流民,結果被湯知府知道了,派了人上門去查那些流民是否有作奸犯科的,誰知道那些流民心虛,衙門的人進去查證的時候和那些流民起了沖突,死了兩個衙役。

李家大驚失色,非常後悔一時心善收留了這些人。李家的大公子則親自出面處置此事,不僅安撫周邊田莊的莊戶人家,還拿了銀子出來厚葬了兩位衙役,給了大筆的撫恤金。

郁棠冷笑。

她就不信,她這招引蛇出洞會落空。

只是若那兩個人出現了,她怎麽把人給弄到手才好。

郁棠在那裏琢磨請誰幫忙。

如果她能多幾個兄弟就好了!

她在那裏感慨,湯知府突然上門來拜訪郁文。

郁棠讓雙桃借著給湯知府上茶的功夫偷聽兩句。

雙桃來告訴她:“湯知府是來給我們家老爺道歉的。說上次的事,李家大公子親自來問他,他沒能瞞住,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李家大公子。還好李家大公子是個明事理的,直說對不住我們家老爺。還說,等事情平息了,他會親自登門謝罪的,讓老爺去裴家的時候就不要提這件事了。”說完,她睜著大眼睛好奇地問郁棠,“大小姐,出了什麽事?怎麽湯知府還會親自來給我們家老爺道歉呢?”

“老爺的事你別管。”郁棠敷衍著把雙桃打發了,心裏卻對湯知府很是鄙視。

他哪裏是來給她爹道歉的,分明是來告訴她爹,李家知道舉報的人是她爹了,他是看在裴家的份上才來給她爹通風報信的。還告訴她爹,這件事李端已經插手了,若是郁、李兩家有什麽罅隙,不關他的事。

難怪湯知府在臨安當了足足九年的父母官才調走,就這息事寧人、兩邊討好、不敢擔當的懦弱樣子,能做大官才有鬼!

郁文早已準備和李家撕破臉了,自然不會在意湯知府的話中話,他熱情地招待了湯知府,和湯知府談著詩詞歌賦,又約重陽節的時候去登高賞菊,對和李家的矛盾只字不提。

湯知府原本也是看在裴家的份上才走這一趟的,裴家若是繼續庇護郁家,李家就算知道了也不能怎樣。若是裴家不管,郁家以卵擊石,他最多不過嘆息一聲。

他把自己摘出來就行了,至於其它,他不想得罪人,也沒能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