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碰頭(第2/2頁)

郁遠的脖子都紅了。

吳老爺身邊的隨從來拜訪郁文,道:“我們家老爺說了,您讓辦的事都辦好了。後天一早卯時一準到小梅巷巷子口的老樟樹下碰頭,一起去拜訪裴家。這件事本來應該我們家老爺親自來給您說的,但我們家老爺被杜老爺留在家裏吃酒,怕您這邊急等著回信,特意讓小的先過來跟郁老爺您說一聲,等我們家老爺回來了,再仔細地和您說話。”

杜老爺,也是他們這次請來做見證的鄉紳之一。

郁文向那隨從道了謝,賞了銀子,讓阿苕陪著去喝茶,自己則繼續和衛老爺說事:“這下您也可以暫時放下心來,李家答應和我們去裴家評理了。”

找中間人評理,最怕的是對方不來。

所以這個中間人一定要有份量,讓對方覺得不願意輕易得罪才行。

衛老爺嘆道:“這次真的得謝謝裴三老爺。我家裏還珍藏著根百年的老參,到時候拿去謝謝三老爺吧!”

郁文很想說裴三老爺未必會收,但想想這是衛家的心意,也就把這句話咽了回去,兩人細細地商量起到時候見了裴宴、見了李家的人應該說些什麽了。

郁棠則一直等到衛老爺父子告辭之後,去見父親。

“阿爹,”她求郁文,“到時候您也帶著我吧!”

她想知道李家那天會說些什麽。

今生和前世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李家在這個時候就露出了險惡的嘴臉,會不會中途就敗落呢?

她很想知道,很想親眼見證。

郁文覺得這樣的場面難得一見,郁棠跟著去見見世面也好。

他沉吟道:“去可以,但你不可以說話,不可以亂走亂動。”

郁棠還以為自己得長篇大論地說服父親,聞言不由心中一喜,忙道:“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跟著阿兄,不讓人注意的。”

郁文點頭。

郁棠問郁文:“那兩個流民怎麽辦?到時候讓曲家兄弟押過去嗎?”

這樣一來,曲家兄弟就暴露了,曲家兄弟未必願意得罪李家。

得問問曲家兄弟的意思。

郁文道:“這件事你別管,我已經跟佟大掌櫃說過了,到時候佟大掌櫃會派人把這兩個流民提前帶到裴家,不會讓李家有機會做手腳的。”

郁棠放心下來,到了約好的那天,扮成郁遠的小廝,低著頭跟在郁文和郁遠後邊,和吳老爺一起去了小梅巷。

因為他們是邀約的人家,去得比較早,但衛老爺和衛小元到的比他們還早。

郁文忙介紹吳老爺給衛老爺認識。

衛老爺則感激地向吳老爺道謝。

吳老爺是個熱心腸的,一把就拽住了給他行揖禮的衛老爺,豪爽地拍了拍衛老爺的肩膀,道:“不用這麽多禮。郁老爺和我是多年的鄰居,我的性子他是了解的,最喜歡交朋友了,我們能這樣認識,也算是緣分了,以後多走動,多走動。”

衛老爺自然是應了,邀了吳老爺有空去衛家做客。

吳老爺爽快地答應了,問起了衛老爺今年的收成。

幾個人說著話,被邀請的鄉紳們陸陸續續地都來了。

眾人互相打著招呼。

沒有人注意到郁棠。

郁棠安心之余,趁機開始認人——這些人都是臨安城有頭有臉的,誰知道以後會不會遇上什麽事需要幫忙的。

快到約定的時候,李家的人來了。

因為李意在外做官,來的是李端和李竣。

吳老爺看著直皺眉,低聲問郁文:“你沒有請李家宗房的嗎?”

“請了!”郁文看著也有些不高興,道,“是我親自去請的。”

吳老爺看著就有些不高興了,道:“他們這是什麽意思?不想認自己是李氏的人?”

按理,出了這樣的事,應該由李氏宗房的出面,李端和李竣就這麽來了,或是李氏宗房不重視這件事,或是李端家不敬重李氏宗房的。

只是還沒有等這兩兄弟走近,李和就扶著父親,也就是李氏宗主、李氏宗房的十二叔公急步出現在了小梅巷。

“李端,你等等我們。”李和氣喘籲籲地大聲喊著李端兄弟。

李端回頭,面色有些不太好,但還是停下了腳步。

來的都是人精,一看這樣子,就知道是李端家不怎麽敬重宗房了。

有幾個鄉紳當時就低聲議論起來:“不過是出了個四品官,就開始輕狂起來,看人家裴家,哪房沒有做官的,可哪房敢不敬宗房!”

“要不怎麽裴家能屹立幾代不倒呢!”

郁棠聽著,視線卻落在了李竣的身上。

不過十幾天沒見,李竣卻像變了個人似的,面容憔悴,精神萎頓,仿佛斷了生機的樹,一下子老了十歲不止,再也不復從前的神色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