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節禮(第2/2頁)

像湖州武家這樣的人家,當然是來得越多越好。

裴滿不用猜就知道胡興的那點小念頭,他笑著道了句“那你快去給三老爺通稟一聲,也免得讓武家大老爺久等”,就和胡興擦肩而過,去忙自己的事去了。

胡興不由摸了摸腦袋。

裴滿這樣有點冷漠啊!

難道是自己有什麽事冒犯了裴滿?

只是這個時候也不是想這些的時候,胡興歡天喜地去了裴宴的書房。

裴滿轉身卻是去見了郁家來送年節禮的阿苕。

阿苕能見到裴滿,不是因為他運氣好,正巧碰到了裴滿,而是因為裴宴對郁家的重視,裴滿這樣在裴宴身邊服侍的人自然也就順著他的心意重視起郁家來。

裴滿在小偏廳前的抱廈見了阿苕,詳細地詢問起郁家的年節禮來。

那些等在小偏廳裏由裴家管事登記禮單的人不禁都非常地羨慕,紛紛議論起郁家來。也有那看不慣郁家突然“暴發”的,卻又不敢當著裴家人非議郁家,忍著滿心的不甘,出了裴家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聽說郁家的大小姐長得十分漂亮,很多年輕小夥都想去他們家當上門女婿。也不知道郁老爺在挑什麽?或者是另有打算?”

因為都是各家有頭有臉的管事,心裏縱然是再不痛快,也不會像那些鄉間潑婦,什麽話都敢往外說。

自然就有懷著同樣心思的人接了話茬道:“聽說郁家的那位大小姐敢穿了小廝的衣裳還管著家裏的事,要是我有侄兒,肯定是不能娶這樣的姑娘的!”

“那也得看你們家侄兒有沒有這個本事把人給娶回去。”有人調侃,“郁家可是說了,人家姑娘是要留在家裏招婿的。沒看李家的二公子都是不行的。”

“誰知道是不願意把姑娘嫁出去,還是沒辦法,嫁不出去啊!我瞧著那姑娘大膽得很,行事也厲害得很,那可不是一般姑娘家能有的手段。”那些意有所指的,哄笑著各自散了。

郁家卻不知道郁棠被人非議了。

阿苕指了其中的一個錦盒,特意道:“這是我們家老爺從古玩鋪子裏淘到的,說非常有趣,送給三老爺打發時間或是壓個宣紙什麽的。”其它東西也不過是些雞鴨魚肉、茶酒糖果,和平常鄉鄰送的差不多,沒什麽特別的。

按理,像郁家這樣的人家,裴家都沒空去送回禮,記下禮單,當場就會按著差不多的物價把禮還回去,或是送些米糧或是送些油面,有時還會封個紅包什麽的。但郁家,裴滿覺得還是派個人去送回禮更好些,遂笑著把錦盒單獨立了帳,到了晚上,親自把錦盒送去了裴宴屋裏。

裴宴已梳洗更衣,換了日常的衣服,身上搭著個黑貂皮子,正斜歪在羅漢榻上聽著小童子阿茗拿了本厚厚的禮單在那裏唱名。

阿茗穿著件茜紅色的錦緞棉襖,臉圓圓的,胖胖的,像個散財童子似的,讓人看著就覺得喜慶。

見裴滿進來了,裴宴示意阿茗停下來,道:“什麽事?”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天天都有人找裴宴示下。

裴滿在燒了地龍的抱廈呆了一個下午,進了裴宴這個連個火盆都沒有的房間,身上的熱氣一下子就都散了,指尖都有些冷。

“郁家送給您的。”他把錦盒遞給裴宴後,就把雙手籠在了衣袖裏,然後有些憐憫地喊了阿茗一聲,道,“你下去吧!這裏我先服侍著。”

裴宴火氣旺,房(屋)裏燒了地龍就流鼻血,又聞不得銀霜炭的味道,到了冬天只(能)用皮棉禦寒,他身邊服侍的人也就只能跟著受凍。

阿茗以為裴滿有什麽話要私下跟裴宴說,連連點頭,給裴宴行了禮,就把禮單交給了裴滿,跑回自己燒了地龍的屋裏取暖去了。

裴宴喜歡四季分明的氣候,卻並不阻止身邊的人享受四季如春,一面接過錦盒問著“這是什麽東西”,一面開了錦盒,露出青銅的門環。

“什麽東西?”裴宴挑了挑眉,拿出來迎著光線看了看。

裴滿傳達了阿苕的話。

裴宴很快就發現了那獸形門環的秘密。

“還挺有意思的!”他隨手把門環放在了旁邊的小幾上,道,“這估摸著是前朝的小玩意,郁家也算有心了。”

他從小就喜歡這些雜件,手裏這樣的東西很多,比這精巧、比這有趣的多了去了,這個門環也說上有什麽稀罕的。不過,既然是別人送的,他也不會亂扔就是了。

就放在書房裏當個鎮紙好了。

裴宴對裴滿道:“武家的人,我讓胡興安排在了東邊的客房。明天我準備設宴招待他們,你準備一下。如果陶家的人想打聽點什麽,也不用阻止。”

除了兩個臨摹師傅,陶家的人住在東南邊的客房,和武家的人隔著個花圃,要打聽什麽,非常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