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請帖(第2/2頁)

李端心裏火辣辣地難受)。

說起來裴宴不過比他大個三、四歲,可兩人之間卻仿若隔著天塹,別人根本不會把他們相提並論不說,甚至還總把他當成裴宴的晚輩。說來說去,不過是裴家比李家勢大。

這一次,他怎麽也得想辦法登上彭家這條大船才是。

李端派了人盯著湯知府。

一個時辰之後,他知道湯知府在裴家吃了閉門羹——裴宴沒有見湯知府,而是派了裴滿陪著湯知府喝了杯茶就打發了湯知府。

李端望著他書房前的那一叢依舊翠綠的方竹,心裏五味俱全,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裴宴不是有意不見湯知府的,只是湯知府來的有點不湊巧。

郁家的漆器鋪子十二號開業,郁家來給裴家送帖子。

郁博和郁遠當然沒敢想裴宴會理會這樣的事,也不敢想這帖子會送到裴宴的案頭,他們只指望著到時候裴家能派個小廝送個開業的賀貼去,他們家能放在鋪子最顯眼的地方,來往的商客知道這鋪子有裴家的庇護就行了。誰知道郁博和郁遠剛把貼子送到了專管他們這些鄉鄰往來的管事手裏,出門時就碰到了胡興。

胡興這些日子可真是春風得意得很。

來給裴家送年節禮的可都是江南一帶數得著的豪門大戶,來送禮的人還都是那些人家裏當家或是掌權的,送的年節禮大頭都是給三老爺本人的,小頭才是給裴家的。

這豈不是說明這些人能給裴家送年節禮,全是看在三老爺的面上,全是因為和三老爺有私交!

他當初沒有聽原先那個大總管的話,沒有質疑老太爺的決定可真是個再正確不過的選擇了。

因而當他看到郁博父子就立刻想到了郁文父女,還有今天他去請三老爺示下時無意間看見的那個被三老爺放在書架上的青銅門環。

胡興通過自己這段時間仔細認真的觀察,覺得三老爺這個人是有點小小的怪癖的。比如說新做的衣裳,三老爺明明就很喜歡,也要放個十天半月才會拿出來穿,有些甚至會放到下一季再說。像這樣子東西送來沒幾天就出現在他的書房裏,而且還是順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可見三老爺對郁家送的禮有多滿意了。

他是服侍三老爺的人,郁家既然是得了三老爺青睞,他自然也要敬著郁家,看重郁家了。

“哎喲,這不是郁家大老爺嗎?”他笑眯眯地上前行了個禮,關切又不失親昵地道,“您這是過來有什麽事?怎麽不讓小廝去給我說一聲?您這樣,可太見外了!”

郁博和郁遠都有點傻眼。

裴家的這位胡總管常陪著楊禦醫去給陳氏把脈,要說胡總管和郁家的誰有交情,那也是和郁文有交情,什麽時候他們也和胡興這麽熟了?特別是郁博,才剛剛回來,更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從前他有什麽事來裴家,可是要想辦法才能湊到那些管事們身邊的。更別說是胡興這樣的總管了。

他看了郁遠一眼。

郁遠也納悶,不過,他比父親知道的多一些,轉念也就猜出了緣由。

他小聲地提醒了父親一聲“是叔父”,然後笑著上前給胡興回了禮,說明了來意,又客氣地隨口說了一聲讓胡興也過去湊個熱鬧。

胡興立刻應了,和郁氏父子說了會話,自作主張地讓他們等一會,並道:“我去幫你們向三老爺討一句話你們再走,也免得你們白跑一趟。”

郁博和郁遠聽了都面露詫異。

胡興卻沒有管他們,笑著自顧自地去了禮房,要了郁家的請帖,又去了裴宴那裏,眼睛笑成了一道縫地給正在練字的裴宴請了個安,把請帖遞給了裴宴,這才恭敬地道:“郁家的漆器鋪子要開業了,郁大老爺和郁大少爺來給您送請帖,您看,您有什麽要吩咐的嗎?”

郁家嗎?

裴宴腦海裏跳出郁小姐一本正經扯著裴家大旗嚇唬魯信的面孔,隨後又想到了那個值二兩銀子的青銅門獸環。

他冷冷地道:“這種事還要我告訴你怎麽做嗎?當然是慣例如何就如何?”

裴家的慣例,派分管此事的管事包個二兩銀子送個封紅就行了。

可裴老太爺的慣例,遠親不如近鄰,裴家既然在臨安城裏落了腳,就要和這些鄉紳、鄉鄰人家打好交道,除了封紅,他還會在那些人家上門給他送帖子的時候問上幾句話以示關心,如果能得了他老人家的看重,還會親自上門祝賀一番的。

郁家顯然是裴老太爺的慣例啊!

要不是他喊住了郁氏父子,郁家怎麽會在第一時間就能知道裴宴的決定呢?

胡興在心裏為自己的機智暗中鼓掌。

“好嘞!我這就去跟郁大老爺說一聲。”他屁顛屁顛地走了。

裴宴覺得他的情緒有點不對,但小廝來說陶清從廣州趕了過來,他一時也就沒有多想,去見陶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