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雲來(第2/2頁)

陳氏這才知道裴老安人在郁家的鋪子裏訂了兩個匣子。

送走了計大娘,她仔細地問起這件事來。

郁棠又摘了要緊的和母親說了說,陳婆子那邊也就打掃得差不多了。

母女倆梳洗了一番,吃過廟裏送來的齋飯,睡了個午覺。

她們再醒過來的時候,一明兩暗帶個退步的廂房都已經布置好了。陳氏住了東邊,郁棠住了西邊,陳婆子和雙桃住了後面的退步。墻上掛著的是郁棠熟悉的中堂,桌上擺著的是她們從家裏帶過來的茶盞,就連長案上花觚裏插的花,也是應季的火紅色石榴。

陳婆子還笑著指了那石榴花道:“剛剛二太太讓人送過來的。”

陳氏滿意地直笑,拉了郁棠的手道:“難怪你能在裴家一住就是那麽多日子,裴家待客真是讓人賓至如歸。”

郁棠抿了嘴笑。

和母親用過晚膳之後,就一起在廂房後面的小院子裏散步。

她們遇到了同來這兒散步的楊家女眷。

楊家來的據說是楊公子的三嬸娘,大家稱她為三太太。三十出頭的模樣,五官端正,相貌秀麗,衣飾樸素卻氣質不凡。徐小姐虛扶著三太太,言辭間說不出的恭敬。

陳氏和郁棠不免要和她們寒暄幾句。

徐小姐一直低眉順目的,和郁棠第一天見到的時候截然不同。

郁棠不由打量了徐小姐幾眼。

徐小姐則抽空朝著郁棠使了個飛眼。

這姑娘,可真活潑!

不知道楊家三太太有什麽與眾不同的,能鎮住這位徐小姐?

郁棠仔細觀察著楊三太太。

楊三太太說話不緊不慢地,還有些幽默風趣,陳氏說什麽她都能接得住不說,還挺能照顧陳氏的情緒,一直圍繞著陳氏感興趣的話題在說。

郁棠也打起了精神,聽著兩位長輩說話。

寺裏的小沙彌們來點燈。

大家就各自回了廂房。

郁棠和母親一起泡腳的時候尋思著要不要提醒母親幾句,又覺得裴家的情況復雜,有時候未知未覺反而是好事,遂改變了主意,只和母親說些近日裏鄉鄰和家裏發生的軼事。

母女倆說說笑笑,擦了腳準備去睡覺,雙桃抱著兩個匣子走了進來,道:“阿茗送過來的,說是給裴老安人的。您看,這怎麽辦?”

裴老安人等著匣子裝經書,雙桃這是在請郁棠示下,是連夜送過去,還是另做安排。

郁棠略一思忖,道:“既然是阿茗送過來的,可見這兩個匣子三老爺也覺得可以用,他卻派人送到我們這裏,顯然是要讓我們拿去給裴老安人的。今天太晚了,明天我們去給老安人問安的時候帶過去好了。”然後讓雙桃把兩個匣子拿給她看看。

兩個匣子一個是青竹圖樣,一個是梅花圖樣,都線條明快,層次分明,看著富麗堂皇,繁花似錦,在燈光籠罩下更是炫目不已。

郁棠被驚艷到了。

陳氏驚訝之余上前細細地摩挲著兩個匣子,愕然地問:“這真是我們家做出來的?”

雙桃不知道,遲疑道:“阿茗說是我們家做的。”

“真好!真好!”陳氏贊著,眼眶微濕。

就是她這不懂行的人都看得出這兩個匣子做得有多好。

“阿茗還在外面嗎?”陳氏問,“人家半夜三更地跑過來,阿棠,你賞幾個銀錁子給別人。”

這次來參加昭明寺講經會,郁文照著郁棠從裴府得的銀錁子也打了一小袋子。

郁棠想想,她還真沒有賞過阿茗。

“那你就拿幾個銀錁子給他。”她對雙桃道,“就說是太太給的。”

雙桃應聲而去。

陳氏嗔怪她:“這是給你做臉呢,你推什麽?”

郁棠呵呵地笑,道:“我已經這樣說了,您就別管了。”然後轉移話題,說起了匣子的事。

陳氏這才知道原來家裏能做出這樣的匣子來都是裴宴的功勞。

她反復地叮囑郁棠:“那你就對老安人孝敬一些。人家也不圖你什麽,而且也圖不到你什麽,不過是想你能討老安人的喜歡,博老安人一笑而已。”

郁棠不住地應“好”,“好不容易才催著陳氏去歇了,雙桃卻又端了碗冰糖燕窩進來。

郁棠奇道:“這又是誰送的?“

那燕窩是用霽紅瓷的燉盅裝的,而霽紅瓷向來是貢品,不可能是陳婆子燉的,況且她們也沒有帶燕窩過來。

雙桃笑嘻嘻地道:“是阿茗剛又送過來的。說是三老爺知道您和太太還沒有歇下,特意讓他送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