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藥丸(第2/2頁)

若是不夠重視,暈了就暈了。

彭大少奶奶會意,安安心心地用了午膳,只等彭十一的消息。

裴宴則有些拿不定主意是這個時候就處置了彭十一呢,還是等他飛鴿去京城那邊有了回音再處置彭十一。

郁棠說彭家有人做了江西巡撫,而彭家目前能晉升江西巡撫的就只有彭七老爺彭嶼了。張家是京城人,張家人又幾代經營,可謂是京城的地頭蛇。如果彭嶼有意頂了張紹做江西巡撫,張家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最多就是大意了,沒有把彭嶼放在眼裏,陰溝裏翻了船。

這件事他還不知道張家到底打算怎麽辦,因此他讓人放了只鴿子去了京城。

無事就當提個醒,有事卻可以讓張家重視起來,防患於未然。

裴宴想的挺好,可再見到彭十一的時候還是心裏有些不舒服。彭十一來問他郁棠的病情時,他半真半假地道:“是我的疏忽,沒想到小姑娘的膽子這麽小。我看,你以後只能跟著我們喝酒吃茶了。”

這就是委婉地告誡他不要再去見女眷了。

彭十一暗暗有些驚訝。

郁家的這位小姐,他前前後後查了好幾遍,也沒有查出她有什麽不同於眾人之處,卻得了裴宴這樣的青睞……他也想到郁棠那張宜嗔宜怒的臉來。

英雄難過美人關嗎?

彭十一在心裏嘲笑了一聲,面上不僅不顯,還自我調侃道:“那我可有口福了。誰不知道裴家三老爺茶不好酒不醇是放不進眼裏的。我也跟著沾沾光,嘗嘗你們江浙的好茶好酒。”

可就算他的態度這樣好,裴宴看他還是不順眼,笑意並沒到眼底,看得彭十一心驚不已,回到自己的座位想了又想,決定還是慎重點,派人給彭大奶奶送信,讓她最好能親自去探望郁棠:“禮多人不怪!”

彭大少奶奶是很信任彭十一的判斷的。她也沒有邀請其他的人,就帶著彭家的八小姐一起去了郁棠那裏。

顧曦望著彭家大少奶奶的背影,坐在桌前沉思了半晌,要不是武小姐問她要不要一起回房間休息一會兒,她恐怕還回不了神。

“那就一起走好了!”顧曦笑盈盈地道,忍不住又在武小姐面前說郁棠,“也不知道郁小姐怎樣了?你看見沒有,剛才裴老安人身邊的珍珠給了二太太一個匣子,看那樣子,像是裝藥材的匣子,裴老安人不會是差了二太太給郁小姐送藥吧?”隨後還開玩笑地道,“大夫看過還不成,還要親自過問,也不怪郁小姐在裴家可以隨意走動,裴家上上下下就沒有不喜歡她的。”

武小姐明知道顧曦是什麽意思,卻不能不警惕。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裴老安人是能左右裴宴婚事的人。

得了裴宴傾心的人未必能嫁給裴宴,但得了裴老安人青睞,卻能輕易地就成為裴宴的妻妾。

武小姐笑道:“要不,我們也去看看郁小姐?就當是給裴老安人面子了!”

這也正是顧曦的用意。

她需要打聽到裴宴之前的行蹤。

兩人裝模做樣地讓丫鬟提了兩匣子點心,就去了郁棠那裏。

郁棠睡了,她們到的時候彭大少奶奶剛走。

陳氏熱情地接待了她們。

武大小姐打聽著裴家對郁棠的態度時,顧曦卻在觀察屋裏的陳設。

中堂的長案上擺放著的梅瓶很普通,插的是這邊花圃裏種的紫荊花,用的茶具也是市面上常見的青花瓷。再看陳氏身上的衣飾,寶藍色素面的杭綢褙子,靚藍色雲紋比甲,棗紅色山茶花絹花,鎏金葫蘆耳環,是臨安城裏當家太太們普遍的裝扮。不過,那張臉倒和她女兒一樣,膚如凝脂,眉若柳葉,十分地出色。只是母親顯得楚楚可憐,女兒卻是明麗活潑。

她又擡眼朝郁棠的內室望去。

正巧一個姑娘家撩簾而出。

陳氏立馬客氣地喊了聲“青沅”姑娘。

那姑娘不過十八、九歲的樣子,卻穿著湖綠色織錦紋褙子,鑲著藍綠色緙絲芽紋的比甲,戴著珍珠耳環,一滴油的金鐲子,打扮比一般鄉紳人家的姑娘還富貴,特別是長得明眸皓齒的,眉宇間一派溫柔大方,像個養在深閨的大家小姐。

顧曦和武小姐均是一愣。

陳氏向她們介紹:“這是三老爺身邊的青沅姑娘,聽說我們家姑娘暈倒了,派了過來搭把手的。”

顧曦和武小姐齊齊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