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達到(第2/2頁)

楊三太太欣然應允,心裏想著,難怪別人都說裴遐光為人體貼周到,果然是名不虛傳。

幾個人分尊卑坐下,喝了幾口茶,吃了兩個果子,氣氛和煦,楊三太太說起自己的來意:“春風樓那邊的事我已經聽說了,我是特意來謝謝你的——你殷二哥不怎麽管家中的庶務,有些事難免疏忽,要不是你提醒,他今天可就犯大錯了。”

裴宴不解,看了郁棠一眼。

郁棠想起楊三太太派去春風樓回來的人說的話,抿了嘴笑。

夕陽下,她的眸色如星子般熠熠生輝。

裴宴一個恍神,等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不知道楊三太太剛剛說了什麽。

見楊三太太笑盈盈地正等著他回話,他不禁耳朵火辣辣地,只好涎著臉道:“您這這是……”

楊三太太只當是自己說話太委婉,索性笑著開誠布公地道:“我也知道,姑娘家的陪嫁不應該計較得那麽清楚,不然姑娘家還沒有嫁到婆家,卻先讓婆家的人起了戒心,往後的日子只會越過越冷漠。只是顧家的情況有所不同,顧大人的父親太不著調了,我們做了惡人,總比姑娘嫁過去後再為了些許的陪嫁和顧大人的父親、繼母有了罅隙更好。”

裴宴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楊三太太是為了自己提醒殷浩要和顧家把殷姑娘的陪嫁提前說清楚的事來向他道謝的。

他不以為然,笑道:“殷姑娘也算是我的妹妹,我怎麽著也要站在她這一邊。”

楊三太太點頭,感慨道:“老一輩的姑奶奶們出閣的時候,不管是張大人還是黎大人,那時候都還在書院裏苦讀,家中的長輩想幫襯一把,又怕傷了女婿的自尊心,這才對陪嫁沒做什麽約定,就是想讓女婿的日子過得寬裕一些,把心思都放在讀書上。顧大人和我們家結親,卻已是功成名就,有些事提前約定一下比較好。”

但約定的話,應該由顧昶提出來更好吧?

裴宴相信顧昶是個聰明人,他眼睛看著郁棠,卻笑著問楊三太太:“顧家怎麽說?”

郁棠睜大了眼睛。

裴宴今天是怎麽了?說一句話就看她一眼,難道是有什麽事要私下裏和她說?

她尋思著等會兒要不要找個機會問問裴宴。

那邊楊三太太顯然對這次的事很滿意,並沒有注意到郁棠和裴宴的眉眼官司,笑道:“這次老二做事也很靠譜,一開始什麽也沒有提,之後媒婆們說起嫁妝時,他表示不用有什麽約定,倒是顧家聽說了,顧朝陽主動提出來按江南嫁女的慣例約定陪嫁的歸屬,顧家大老爺也在旁邊幫腔,估計是防著顧朝陽的父親。老二就順水推舟、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至於心裏怎麽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這樣一個父親,顧昶也夠丟臉的吧!

裴宴的目的達到了,當然不能把這件事扯到自己身上去,他違心地狠狠地誇獎了殷浩一番。

殷家的姑奶奶們可是以寵娘家人出名的,楊三太太這樣一個精明人,竟然沒有一點懷疑,把裴宴對殷浩的誇獎全都毫不客氣地收入囊中,還道:“早知道老二外放之後越來越能幹了,早幾年就應該讓他出京的。”

裴宴只好提醒楊三太太,笑道:“這也是要看機遇的。過幾年,殷二哥還不是得回京城去。”

別人不敢外放,怕回不去。但殷浩有個在當朝做閣老的姑父,外放對他來說就如同逃離了仰長輩鼻息的生活去外面玩了一圈。

大家又說了幾句話,四管事就親自擺了飯。

食不言寢不語。

郁棠總感覺裴宴一直在看她,可等她擡頭,又只看得到裴宴在低頭用膳,她只能當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裴宴則在想怎麽能找個借口送郁棠回去。可惜楊三太太和郁棠毗鄰而居,直到用完了晚膳,他也沒有找到機會。

第二天顧、殷兩家正式過禮,郁棠被楊三太太拉著,裴宴被殷浩拽著,兩個人一天都沒有碰到面,更不要說說句話了。

裴宴決定早點回去。

胡興就在這個時候風塵仆仆地趕到了杭州城。

裴宴看他都覺得順眼了不少,沒等他安頓下來,就把他叫到書房,問起郁家那片山林的事來。

胡興腦子轉得飛快。

那片山林他已經跟裴宴說過好幾次了,這次裴宴舊事重提,這是想讓他務必要給郁家的山林找個出路?還是從前的事他沒有放在心上,不記得了,找他來重新問問?

胡興覺得可能是前者。

以裴宴的聰明勁,不可能記性不好。

可那片山林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好!

胡興心裏苦,拍馬屁的話說出來卻實心實意:“您見多識廣,田莊裏的莊頭就是聽了您的話,才能在夏天種出桔子來。您天生就是出主意的人,我天生就是個跑腿的。您只管吩咐,我保證把這件事辦得妥妥貼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