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2頁)

“那些到現在都不肯退選的秀女,只怕以後有的等嘍!”好事的人閑談起來時,總會這麽說。

一片忙亂之中,反而是糜蕪最為清閑。婚期定下來之後,按著禮制她並不能夠與崔恕見面,大婚的程序就算再繁瑣,她所要做的也無非是準備出嫁,除了要每日跟著尚儀局的女官學習大婚時的禮儀,又有尚服局的女官幾次過來量體裁衣之外,一件事都不用她操心,每日裏悠悠閑閑的,這些日子裏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也無非是新腌了幾罐櫻桃。

只是婚事雖然辦得熱鬧,除了按制遣使問候之外,私下裏崔恕竟從未向她傳過什麽私密的說話,糜蕪想起當日捧著遺詔闖進垂拱殿時,從頭到尾都不曾見崔恕臉上有過什麽喜色,大約他還是有些不情不願。

她一次次自己做主,逼得他不得不接受,便是好性子的人也未必沒有怨言,更何況是他。這會子,大約他心裏還噎著一口氣,不過,只要她嫁過去,不信哄不好他。

眨眼之間,便到了四月初六日大婚之期。

天還未亮時,百官已經入朝朝賀,崔恕著通天冠、絳紗袍,遣使將冊立皇後之事奏告天地、宗廟、社稷、諸陵,奏告之後,中書令奉上皇後冊寶,侍中宣讀封後詔書之後,使節恭恭敬敬地將皇後之冊交與太傅,皇後之寶交與太保,崔恕這才下詔,命持冊寶到昌樂郡主府,親迎皇後入宮。

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宮外走去,崔恕迎著日色微微眯了眼睛,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諸事已定,只等她來。

昌樂郡主府中,教引嬤嬤引導著盛裝的糜蕪,出立房外,靜等吉時。不多時,鼓樂聲遙遙傳來,使者陸續進門,糜蕪拜受了皇後冊寶,之後乘輿出中門,又換車出府門,在鼓吹聲中向皇宮行去。

日晡之時,車輦來到宣德門前,糜蕪在車中受了百官、宗室的拜迎,之後入宣德門,在女官的引導之下,向福寧宮走去。

剛一踏進後殿,在無數人之中,第一眼便看見了崔恕,他面色沉肅地望著殿外,看見她走進來時,身子微微動了一下,神色卻不曾有半分改變。

許久不曾見面,此時乍一看見他,竟是禁不住的歡喜。先前女官教習禮儀之時曾經講過,入殿之後須當肅穆,然而此時糜蕪遙望著崔恕,忍不住嫣然一笑。

花釵龍鳳冠上珠寶璀璨,珍珠面靨貼在頰上熠熠生輝,然而她一笑之色,比天底下所有的珍寶加起來都更加動人心魄。

崔恕突然就有些掌不住,努力繃住唇角,這才不曾笑出來。

他慢慢向她走去,到近前時躬身一揖,請她入座。她福身還禮,擡眼看他,又是一笑。

尚食進上飯食,兩人並肩坐了,食進三筯,跟著三次飲酒,那酒是內庫窖藏的蜜酒,入喉雖然甘甜,後味卻是霸道,待放下酒巹時,崔恕瞧見糜蕪眼皮上、兩頰上早已經染了一抹緋色,原本勉強平靜著的心不覺砰砰亂跳起來。

等了這麽久,想了這麽久,他總算得到了她。

然而,她如此不馴,他須得小心謹慎。

尚儀指揮著宮人撤下酒食,尚宮上前請崔恕除下絳紗袍,換上常服,尚寢服侍著糜蕪脫去皇後禮服,又殷勤請入寢間,坐於幄中。服侍的人很快都退了個幹凈,外間有輕微的響動,崔恕卻遲遲沒有進來。

糜蕪又等了一會兒,崔恕還是沒來,她起身思忖片刻,索性走出去,龍鳳紅燭氤氳的光焰之下,就見崔恕獨自坐在桌邊,手中拿著酒杯,那酒卻也不曾飲,只是拿在手裏看著。

糜蕪走近了,彎腰向著他,笑道:“陛下是等著我來相請嗎?”

“我在想,你會不會還藏著一道遺詔,”崔恕擡眼看她,道,“如果有的話,又會是什麽?”

“你猜?”糜蕪嫣然一笑,握住了他的手,“進屋吧。”

金鉤移開,珠羅喜帳層層放下,糜蕪躺在床裏,聽著身邊崔恕窸窸窣窣脫衣的聲音,頰上熱起來,心跳一下子就快到了不能再快。

歡喜,不安,甚至還有點恐懼,新婚之夜,總是讓人無所適從。

崔恕很快在身邊躺下,糜蕪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然而聲音很快停住,他躺在床邊,並沒有過來。

糜蕪睜開眼睛,遲疑著道:“崔恕?”

朦朧的暈光中,只聽他道:“你現在後悔,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