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2/3頁)

吳之問配合得取出玉簡,呈給眾人過目。

殷渺渺掃了眼,與高昊概括地差不離,內容寫得雲裏霧裏,似是而非,末尾的落款是“知名不具”,很像那麽回事。

“要不是高道友恰好路過,可能這件事就再也不可能大白於天下了。”吳之問感慨道,“冥冥之中皆有定數,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

秦子羽冷冷道:“這能證明什麽?誰知道秦天是不是被你們所殺,然後故意栽贓陷害我。”

“栽贓?難道死去的十萬將士是假的,難道你的信物是假的?”吳之問反唇相譏。

秦子羽的反應也堪稱一流:“你可別忘了,你們打的是越國,不是我秦國,我有什麽理由幫越國幹這種事?要插手也是越城的修士插手更名正言順吧。”

這是整件事中最說不通的地方,越城的修士如果插手凡間之戰,雖然屠殺十萬人命罪孽深重,然而若有“為故國而戰,還塵緣因果”的理由,不是說不過去。

畢竟在修士眼中,凡人如螻蟻,沒幾個人在意凡間死了多少人。

吳之問同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說了個更毒辣的理由:“若是你與魔修有勾結呢?依我看,你與魔修達成了交易,魔修替你栽贓楚湯,魔嬰也好,化仙丹也罷,都是他們提供的,而你用十萬條人命作為獻祭,助魔修修煉。”

屋內響起細細的抽氣聲。

秦子羽汗如漿出,吳之問的這句話太毒了,是要置他於死地啊!

“咳。”殷渺渺清了清嗓子,沒被吳之問帶跑,“秦子羽與魔修是否有勾結,不如等捉到魅姬後再說。我有幾個問題想問高道友。”

高昊道:“請。”

殷渺渺卻道:“不忙,先請阮道友過來,有些問題需要她來佐證。”

因著她的這個要求,中洲五城的最後一家也到了現場。

阮輕愁面色蒼白,容顏憔悴,見禮的時候引起了不少人的憐惜。

“阮道友,千山關與越國相關,想請你一起聽一聽。”殷渺渺道。

阮輕愁柔聲道:“道友請說。”

殷渺渺便問高昊:“你到千山關的那天,天氣如何?既然能遠遠看見火光,應該是個晴天吧。”

高昊略一思索:“不錯。”

“這倒是有點奇怪了。”殷渺渺負手踱步,“我聽聞‘千山關’之所以難渡,一是因為五峰相連,險峻非常,易守難攻,二是因為山下有八百裏水泊,港汊縱橫,水網密布,越國又在水下養著一種二級妖獸,名為煙蚌,雖無毒性,卻能催生大量霧氣,因此千山關常年被霧所籠罩,可見度極低,愈發難以攻陷。”

她記得這件事,全賴當初在青龍城的三個月裏瘋狂讀書的結果。凡間五國與中洲五城緊密相關,故而在中洲的凡間,出現了凡人與修真界的靈植妖獸共處的特殊現象,讓她大為驚訝,仔細閱讀過不少案例。

比如說,國君的王宮裏,總會栽種著低階靈植,以求身體康健,百病不侵,而凡間貴族子弟更是以養低階妖獸為榮,無數金銀才能換取的低階妖獸,成為了他們攀比炫富的最好手段。

千山關大霧的真相,是她在一本非常冷門的薄冊子裏看到的。作者是個儒修,修為平平,卻酷愛遊山玩水,四海巡遊,路過千山關時,和人鬥法,不幸被踹進了水泊裏(……),這才發現了千山關的小秘密。

年紀大了以後,他把自己的經歷編纂成冊,塞進了仁心書院的書樓裏,“以待有緣人”。

扯遠了。

為了增強自己的說服力,殷渺渺問:“阮道友,不知我說得對不對?”

“道友說得不錯,千山關常年有霧,是越國最難攻克的關卡。”阮輕愁從凡間來,對於大名鼎鼎的千山關自然不會不清楚,非常肯定地給出了答案。

高昊辯道:“這許是天意,特意讓在下遇見了個好天氣,才能發現千山關的慘案。”

“也是。”一年那麽多天,總有幾天不起霧,殷渺渺只是嚇嚇他而已,目的在於給後面的問題鋪墊,“第二個問題,也想請阮道友回答,千山關是越城至關重要的關卡,守備府中是否有結界或者陣法?”

阮輕愁細聲細氣道:“有的。”這也算是凡間的潛規則了,國君為了避免忠臣良將“一不小心”死於非命,通常都會請修士在府中布陣,或是贈予幾件護身的法寶,不然一軍將領陣前慘死,還有什麽好打的?

然而,高昊似乎不知道這一點。

當殷渺渺問他“為何守備府會被燒成斷壁殘垣”時,他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這、這……應該是秦城有什麽特別的手段。”

殷渺渺不給他反應時間,語氣愈發嚴厲:“就算楚吳攻破了千山關,以千山關的險要,十萬大軍如何能入城駐紮?若是全軍入城,越國只要封住退路,十萬大軍就得困死城中,但凡是有經驗的將領,絕對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選擇。而且,千山關是被攻破當夜出的事,城中應該多是越國百姓。秦越聯盟卻屠殺百姓,無異於是自毀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