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3頁)

畢竟,在目前進退兩難的情況下,不輸不贏是能承受的結果。

最最重要的是,她相信大佬們心裏很清楚,中洲分而化之比統一有利,於情於理,他們只有樂見其成的份兒。

咳,這點心思當然不方便宣之於口,需要一個更光明正大的理由。

這個理由,其實才是她插手的初衷。

她誠懇地說:“諸位前輩,中洲若是能有五百年的和平,興盛在望,凡間若無烽火,百姓就能休養生息,繁衍子孫。於十四洲而言,亦是一件幸事。”

清越的嗓音在偌大的堂中回響不止,宛若晨鐘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仁心書院的院長動容:“你……”他沒有想到殷渺渺身為道修,居然會心系凡間百姓,為天下蒼生計,不禁贊道,“大善!”

孔離跟著反應過來,拱手道:“眾位前輩,此案中既有魔修的手筆,肯定來者不善,要是中洲真的內亂不休,必然會給他們可乘之機啊!”

扶乙真君拈著白須,想起幾年前無策峰的不策真君占蔔出的卦象,說是十四洲大劫將至,不由贊同殷渺渺的提議,微微笑道:“若是能化幹戈為玉帛,自然是件好事。”

歸元門不置可否,對於門派而言,中洲五城哪一個也比不上七大門派,但若是他們吞並統一,勢力恐怕就會超過現有的七大門派,直逼三大宗門,能夠分而化之,對他們來說肯定是件好事,能少一個潛在的對手:“說得是。”

萬水閣的想法亦是如此,五城分裂比統一有利,中洲那麽大的疆域,要是真的一家獨大,他們可就要頭疼了:“可。”

三大宗門都表態了,其他門派自然無有不應。說到底,他們與中洲五城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既不關心十萬條人命能不能昭雪,也未必要置誰於死地。

殷渺渺高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轉身問:“對於這兩個決定,你們五個人是否服氣?”

秦子羽率先道:“在下心服口服。”他想得很清楚,雖然秦城勢力最大,但以他現在沾染的麻煩,真的被處置了,少城主的位置多半就保不住,那麽就算秦城再強大,又與他有什麽關系呢?相反,能把這次的事消沒聲息地蓋過去,他仍舊是秦城的繼承人。

雖不曾贏下一局,好歹也未被淘汰。

楚湯的想法與他相似,保全自己為上,與秦城的鬥爭不必急於一時,要是能進階元嬰,五百年後再論不遲。或許那個時候,他已經可以成為楚城的掌權人,比現在得到更多的好處也未可知:“在下無有不服。”

最不甘心的莫過於是吳之問,但他很清楚千山關的事出了紕漏,想要扳倒秦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何況獨木難支,只能下次再來了:“在下從命。”

齊盼兮和阮輕愁是兩件案子裏沾染最少的,但她們都沒有表示反對:“妾身無有異議。”

就此,事情塵埃落定。

*

最終,各位大佬決定,風雲會暫停五天,對外宣稱有魔修蓄意陷害,楚湯棄權。而在下一輪的環節中,已經獲得資格的齊盼兮、阮輕愁以及秦城的修士將放棄比賽。

至於簽訂和平盟約一事,必須要中洲五城背後的元嬰真君出面。他們有些願意,比如越城,有些不願意,比如秦城。這五天時間,就是給秦子羽等五人解決這個問題的。

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說服自家背後的老祖宗,總而言之,五城的元嬰還是露了面,簽署了“五百年不動幹戈”的約定。

殷渺渺旁觀了整個過程,只覺得秦城的元嬰臉色難看到隨時想要殺人,越城的元嬰倒是笑呵呵的很客氣……但不管怎麽樣,五百年對於元嬰而言,不過是彈指一揮間,他們再不爽,面對三大宗門的決定,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好在天義盟對此非常有一套,發了個公告,吹噓了一遍中洲五城是多麽多麽熱愛和平,為了中洲的和諧發展,特地簽訂了和平盟約,從今往後十四洲會變得更加美好等等。

臉上貼了金,不明真相的路人也就認為是件好事,紛紛誇贊,居然讓五城在十四洲的各方修士面前刷了一波好感度。

而殷渺渺最關心的凡間五國條約,也在仁心書院的協助下順利進行著。

五百年對於凡人而言是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百姓們在度過最初的艱難日子後,將會迎來沒有戰火的太平歲月,或許盛世指日可待。

孔離問:“我真的很好奇,為什麽你作為修士,卻關心凡間的事呢?”

殷渺渺沉吟道:“古人雲,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我大概就是這樣了。”

“其人者誰?”孔離驚奇。

她笑:“故人啰。”

孔離就不再多問了,送她離開書院。

回客棧的路上,街道兩邊的鋪子都關著,狹長悠遠的青石板路盡頭,是一輪皎潔的圓月,大如磨盤,似乎走幾步就能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