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第2/3頁)

有趣,著實有趣,原來秘境的真實面目竟然是這樣!

但不一定所有的秘境都是神京的碎片。

殷渺渺仔細回想了一下各種秘境的類型。其實,像素玉秘境、風雲會秘境這樣藏有傳承的秘境,只占秘境的十之一二。

根據記載,大部分秘境裏只有奇花異草、珍奇異獸,修士們進去就是采集一些十四洲沒有的珍惜材料。比如說歸元門的一個秘境就是如此。飛英進去過,寫信的時候和她提過一嘴,其中提到的幾樣東西,她沒在瑤桃的記憶裏看到過,這次神京的遊戲裏也未有耳聞。

這還算好的,有的秘境甚至一片荒蕪,什麽也沒有,只適合煉制成禁地,用來當做密室,很受某些修真家族的喜愛。

等等,這麽說起來,好像煉制儲物袋的必備材料,是一種名為乾坤晶的東西。不算罕見,但收集起來很有難度,只有在特殊的日子裏才能采獲。

主流說法認為,乾坤晶是某種稀有的礦物,因為它們總是密集出現。

有點像是流星雨啊……也許大一些的水晶簇質量較高(?),不受洲陸(行星?)的引力影響,但被太陽吸引,所以做繞日運動。而小一些的碎片質量小,直接被洲陸的引力吸引,變成流星墜落,成為了藏有空間的珍惜材料?

尤其聽說,儲物空間的大小,與乾坤晶的大小緊密相關……殷渺渺越想越來勁,雖然視角不能移動,還是竭力傾注心神,想要看得更清楚一點。

被忽略的細節暴露了出來。

除了五彩繽紛的水晶簇,還有一些更小的更不引人注意的水晶碎片點綴其中,星星散散,同樣會在碰到十四洲的時候與之融合。

但這個過程很短——相對於大的水晶簇而言,感覺沒多久就從十四洲脫離了出來,好像什麽也沒發生似的繼續運轉。

再細小一些的則不能稱之為碎片,只能說是水晶沫,微不可見。幸好她用的是神識,能分辨出細節,否則肯定容易和雲海搞混。

這些細沫像是雨點,融入洲陸後便耗盡了力量,沒有再脫離出來,消失不見了。

難道她真的猜對了?!

冷不丁的,無策峰的箴言浮現在腦海:生滅有時,此消彼長。她以前覺得在說岱域和十四洲,如今細細品味,又有了不同的看法。

也許,這話說得是世界和世界的關系。

神京沒有了,傳承卻在十四洲延續。

一個世界沒有了,碎片和殘沫在另一個世界重生。

那麽其他幾句,是否也有同樣的涵義?

“九天雲消,星辰始亮。五行之亂,亂於五洲。生滅有時,此消彼長。天亦有情,天意無情。”

殷渺渺琢磨著。

五行之句,毫無疑問是指岱域。

天亦有情,天意無情。她在握住紅塵的刹那,經歷了那種平靜的愉悅後,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只有最後一句“九天雲消,星辰始亮”,前半句還好說,大概說的是雲海,就是不知道後半句的“星辰”指的是什麽了。

九重塔裏藏著群星的秘密……指九重塔?還是要和雲海聯系起來,那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毀滅的注視了。

殷渺渺望向雲海。

就算是太空視角,雲海也不減魅力,似薄紗籠罩,朦朧綽約。但她知道,雲海的復雜程度與海洋不相上下,分了多個層次。

由下而上分別是:深海層、氣海層、流雲層、罡風層、虛空層。

當然這是地面視角,放進星系的模型裏的話,罡風層應該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虛空層雖有其名,但是修士對於破碎虛空的幻想,沒有確切證據——充滿了無處不在的勁風,和記憶裏“太陽風”的存在有些相似。

流雲層是修士們飛行的區域,也有靈氣,應該是洲陸和雲海交匯的部分。因此,生活在流雲層裏的海獸應該也不是太空生物,只是一種較為奇特的妖獸。

那麽最外層的,應該是深海層,傳說中極寒之水沉聚之地。難道說,十四洲的外層,包裹著一層水液,阻擋了外界的窺視?

她胡亂做著猜測,恨不得把視角掉轉,看一眼外頭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心念才動,變化頓生。

視角猛地下沉,人像是忽然墜入了萬丈深淵,疾速向下墜落。

視野中,龐大明亮的恒星急劇變小,浩瀚的宇宙幾何倍放大在眼前。

黑暗的太空,璀璨的星雲,縹緲的銀河,燦爛的恒星……繽紛絢爛的宇宙天體漫無邊際地揮灑在眼前。沒有規律,沒有布局,全是無心之舉,可天工造化的神奇與壯麗,也皆在於這不可復制的偶然。

真實的星空,遠比影像更攝人心魄。

殷渺渺看著看著,意識與身體的剝離感又出現了。身體在重力的加速下,飛快沉落,意識卻被神秘的星空捕獲,吸入宇宙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