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第2/3頁)

獸潮濤濤,孤峰絕岸。

雙方明白,真正的對手來了。

殷渺渺由衷松了口氣,燕白羽可比那幾個城主靠譜得多。她一心二用,一面趁淩西海顧及不到,繼續誘惑吞無壤滾進深淵,一面抓住方才的感悟,思考領域之力的利用。

之前她有感於天地,只是初初弄清了如何以己身之道影響世界,關於“規則”還未有頭緒。

什麽是規則?最簡單的就是水在冰點結冰,沸點化氣,再有就是四季輪轉,日出月升,復雜一點兒的則是各種物理化學的定理。

但這些人們習以為常的規律,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最初的世界混亂無序,什麽日月同出,夏日雨雪,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的。

而這一切的緣由,就是神的存在。

神力做了什麽,什麽就是規則,可神的心思猜也猜不到,於是就混亂了。直到祂們全部隕落,神格歸於天地,才有了現在法則的雛形。

簡而言之,修士為什麽能改變規則?因為修行就是不斷向神的境界靠攏,逐步掌握了規則。

想明白這一點,殷渺渺豁然開朗。

她此前總是無法理解《易水劍》為什麽能讓時光倒流——這不科學啊,而事實就是,沒有理由,不需要理解。

舉個例子,人一般情況下往前走,為什麽還可以後退?不為什麽,人就是能往後走,就是這麽簡單。

問題是,她掌握的規則是什麽呢?細數她的技能:火、幻術、魂術、明心訣、黯然銷魂、刹那芳華、心月之網……太多太雜,必須從中提煉出最本質的一點。

另一頭,淩西海隱隱感覺到殷渺渺身上的領域出現了些許波動,睇了眼過來,不由揚了揚眉:雖說鬥法時是最容易頓悟的,但敢在這個時候悟領域,真不知該說是膽大妄為還是自視甚高。

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淩西海拋出一件法器,而後便不再理會。

他這般放心,法器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那是一枚流光溢彩的玉符,漂浮在半空中,散發著瑩瑩白光。

殷渺渺被這光一照,整個人如墜溫泉,暖洋洋的十分舒服。她頓知不好,痛苦難捱,卻使人清醒,心志堅定者不難扛過,但舒適就是溫柔鄉,人會本能地想要沉浸其中,掙脫千難萬難。

果不其然,下一刻,她的神魂便悠悠蕩蕩落入似真非真的玄妙境界,無盡的柔情蜜意湧上心頭,醺然欲醉。

要命!

殷渺渺心念急轉,馬上運轉黯然銷魂。悲傷來襲,擊破了醉夢的美好,神智微微清醒,可沒過多久,新的念頭浮現上來——逝者已逝,人生無趣,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度一日是一日?

這絕對是神魂高手煉制的法寶。

她馬上用魂術刺激了一下靈台,以疼痛為代價換取清醒。淩西海這一招說白了就是幹擾她的意識,讓她被迫與法器作鬥爭,沒有精力去悟規則。

而想要戰勝他,就必須直面問題,不能見招拆招。

她默念明心訣,再度沉浸下來,抓緊每分每秒尋找靈感。

玉符的光芒再盛一分,拉鋸她的神智。

人生苦短,艱辛千年,何不逍遙百年?

——她最擅長的莫過於火系法術和神魂類法術,規則必然中取其一。

長生之路漫漫,千萬人中不過一人超脫,你運氣不好,怕是無緣此道。

——可對火系法術的原理,她只掌握了皮毛,深入下去難免牽扯到化學,又會陷入兩個世界觀的誤區。不如神魂一道,一張白紙反而不容易鉆牛角尖。

世事總不遂人願,踽踽獨行太難,偶爾歇一歇,也是人之常情。

——神魂其實就是意識。但如果只是操控特定空間內敵人的神智,和一般的魂術別無二致,更比不上心月之網的效果,算得上哪門子的領域?

再想想!

強敵在側,又潛藏著威脅一界的大危機,殷渺渺好比是被猛獸追擊,必須傾盡全力披荊斬棘,不能留分毫的僥幸之心。

而這樣的刻不容緩的時機,正是平日悠閑悟道所缺乏的。殷渺渺忘記了玉符的存在,屏蔽了淩西海和燕白羽的打鬥,拼命抓住靈感的尾巴,不肯罷休。

可是越想,越是一籌莫展。

我又陷入思維的怪圈了嗎?她反省。決定拋開唯物的世界觀,選擇神魂這個不了解的領域,是否反而割裂了意識和現實?

是了,正是如此。

明明知道到了元嬰境界,從前的真理不再適用,可仍然難逃陳舊觀點的束縛。這種思考方式已經成為了她的本能,哪怕理智知道要拋開,卻還是難以辦到。

想要悟得領域,必須解開思維的枷鎖,遺忘過去的定理。

她頓住,心裏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而後,她放棄了抵抗,任由玉符催眠自己。

瑩白的光籠罩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