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第2/3頁)

異人就好像是長途火車上愛給人說事兒的那些人,聽眾捧場,談興就濃。前面還說危險,後面話鋒一轉,又說,俗話說福禍相依,深淵是很危險,但比星海深處好多了,至少存在著一定的秩序。

他是怎麽知道的呢?去過啊!

異人形容深淵是“脆弱的穩定”,就好比是站在懸崖的枯枝上,每分每秒都有墜入的危險,但是總有那麽幾秒鐘得到了微弱的平衡,勉強立得住。

生命的頑強是無法想象的,就是這麽一點生存空間,繁衍出了一個個裂縫裏的世界。裏面的生物千奇百怪,超出人的想象,其是非觀也和外界大不相同,然大抵上都奉行弱肉強食。

所以,強者在深淵裏,不難找到喘息的機會。

不過呢,異人也說,他不敢在深淵裏待太久。雖然他們的種族沒有實體,可深淵和星海離得太近了,時常會遇到很多可怕的存在,比如無法殺死的怪物,復制並具象心魔的人格,窺視一切的魔眼……

而這一切,都是星海的汙染。

沒有人知道星海深處究竟有什麽,能穿越虛空的人都存在一定的默契,不去探尋小心避讓,只走相對安全的虛空,以及,永遠對深淵保持警惕。

白雲道君記述到這裏,中肯點評:前後不一,恐多為道聽途說,有所誇大,然其忌憚不似作假,怪哉。

殷渺渺也保留意見。

眾所周知,這種吹牛的真實度有待商榷。前面說去過深淵,後面又說默契是不去探尋,其中發生了什麽著實不好說。

厚道點猜測,說不定是和今天一樣,好奇過去看了眼,添油加醋說了出來,不厚道一點,那就有可能都是聽別人說的故事,套在自己身上吹噓而已。

故此,也怪不得三巨頭記載卻不聲張,著實可信度不高,他們又無法核實,隱瞞不說總好過誤人子弟。

殷渺渺又翻過一頁。

後面就沒什麽值得留意的內容了,無非是什麽相談甚歡,盡興而去,再也沒有見過等等。

不過最後一頁,給了她一個驚喜。

白雲道君時隔很多年後,添了一筆:千年彈指,沖霄宗已立於東方,任風吹雨打亦不可動搖,余心甚慰。遙想當年,余同真一、神機二人於離竅,與異人談及茫茫宇宙,今朝回首,恍然似夢。

一番感嘆後,他說,門派有真一和神機看顧,自己則建立了瑯嬛書洞,但看的書越多,知道的卻越少,不禁讓他感到憂慮。

思來想去,他決定離開門派,再赴離竅。

“人雖老,志未消,天高萬丈,余不懼也。”

白雲道君就這樣離開了沖霄宗,成為了第一個鎮守離竅島的化神修士。很多很多年後,真一道尊成就合體,去離竅探望,卻只發現了他的遺蛻。

肉身已死,元神不見。

是死後消散,還是前往了無窮宇宙?

無人知。

真一道尊如實記錄了這件事,留待後人探尋。

手劄到此為止。

殷渺渺合上書頁,胸口激蕩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氣息,有敬佩感慨,有向往,還有不祥的憂慮。

異人的講述惟妙惟肖,給她提供了一個直觀的概念,讓她明白了世界、虛空、宇宙、深淵的關系。但他的敘述並不是完整的,至少從來沒有提過墮落者、毀滅之類的存在。

其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不知道,可能是漏過了沒說,也可能是故意隱瞞。

此外,他對於深淵的敘述,比較靠近神京的概念,但和淩西海所說的“深淵即是星海”又有出入。

這不難理解,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概念,同樣的名詞可能在不同地方有著截然不同的指代。

她拿到的是一塊塊拼圖,散亂甚至矛盾,必須自行甄別考據,不可貿然相信任何一方。

殷渺渺合上手劄,轉而拿起了幾封密報。

第一封,妖帝過壽,歸墟異變,前往賀壽的人集體失聯。

第二封,止衡來信,魔帝和玄真合作,魔洲最近多了很多關於深淵的傳聞。

第三封,西方鬼帝死了,幡冢山亂成一團。

第四封,方無極於伽藍寺暴走,試圖越獄,被再一次鎮壓了。

第五封,歸元門改變了收徒流程,昭天真君回來了。

一言以蔽之,多事之秋。

她翻了翻,抽掉了人禍,剩下的無一不昭顯著一個現實:進入宇宙的視線後,十四洲正在迎來無法預知的影響。

然而,令她氣悶的並非是這個。

歸墟的事兒,向天涯可以摻和一腳,他這種散修就是免費勞動力,壓榨一把不可惜,但遊衍絕對不會友好地邀請她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