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3頁)

不然,就跟‘媽媽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寫作業,但是一摸電視機,發現是燙的’一個效果。

這叫欲蓋彌彰。

喬依之為了讓自己更有說服力一點,就隨便跑了一個簡單的代碼,不然她真的沒法解釋機器為什麽是熱的。

哪想到陰差陽錯之下,讓高院士誤以為自己是這裏的助理,也就沒有多問其他。

不然,陳、肖兩位教授還真的沒法解釋一個讀高中的小姑娘單獨留在這價值上億的實驗室裏的情況。

高院士走後,喬依之也就不裝模作樣了,準備關掉軟件,順便也關掉跑了一上午的機器。

但肖孟昌快步走過來,說:“別關別關,依之,這個代碼是你寫的嗎?”

喬依之沉默了一下,拿出旁邊的使用說明書。

翻到九十六頁,說:“這裏是代碼。”

但說實在的,同樣的代碼,跑不同的數據庫,也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更甚至有時候跑同一個數據庫,就因為數據庫一直在更新,結果都會有微弱的差別。

而喬依之能跑出這麽標準的圖案,肯定是試了不少源數據庫的。

肖孟昌最開始聽到喬依之說這裏有代碼的時候,松了口氣。

心想,原來代碼是現成的,難怪了。

但陳禮的話就讓他再次窒息,陳禮說:“你能看得懂這些?”純英文的說明。

肖孟昌反應過來後,臉都要綠了。

是哦,這些說明都是純英文的。他一個四十多歲,去國外開過講座的教授,平時看文獻都喜歡翻譯成母語再看。

而面前這個十六歲的小姑娘,居然看到了說明書第九十六頁?!

喬依之看向兩位教授的眼神中寫滿了迷惑,陳禮感覺自己智商收到了蔑視。

接下來,他們就聽到了喬依之的解釋:“我先看了目錄,第九十四頁開始是使用教程,我就跟著教程試了一下。”

就算是英語母語者,恐怕都不能在兩小時內看九十多頁吧。

陳禮和肖孟昌:“……”就算是這樣,也很強了。

畢竟,假如世界上每個人都像喬依之一樣,看著使用說明就明白怎麽操作、怎麽改進了,那大家就都不需要老師了。

她這份學習能力,真的強到讓人驚嘆。

喬依之走後,陳禮沒忍住,給他的第三個博士打了電話,把人直接叫過來。

讓他看喬依之早上寫的那串代碼。

這位博士有個很江湖風的名字,武仞。

但其實他長得一點也不粗獷,微微有些病態、略顯虛弱的臉上帶著黑框眼鏡,看到他時就覺得學霸氣息撲面而來。

只有熟悉的人知道,這人很毒舌。

武仞皺了皺眉:“最基礎的代碼,師父,你就讓我看這個?”

肖孟昌在旁邊聽著,深切的感受到了天才們的倨傲。

早上喬依之看到他和老陳驚訝,也是這副微微疑惑的表情——這個有什麽好驚訝的?

陳禮把喬依之的情況說了一下,強調道:“十六歲,還在讀高一,就能調試出這麽完美的軌跡。”

說完他等著武仞跟自己一起驚訝。

結果武仞說:“您恐怕沒仔細看那個說明書,每一步該做什麽都寫的明明白白,她能做成這樣做,只能說明她英語好。跟科研能力,關系不大。”

頓了頓,他補充,“如果對照著實驗步驟還做不出來的話,那麽我覺得可以去檢測一下智商。”

陳禮和肖孟昌:“……”

武仞繼續說:“你們十年前編撰教科書的時候,儀器還沒現在這麽先進,做出這個軌跡確實需要一遍遍調試。但現在,這個儀器已經自動過濾了誤差數據,基本上都能一遍上手。”

就跟傻瓜相機一樣,可以自動聚焦什麽的。

只是兩位教授好久不接觸這些基礎動態軌跡,所以驚訝過頭了。

聽了武仞一席話,兩位教授也覺得十分有道理。

喬依之英語好從來不是什麽秘密,她之前寫的那些分析,也都是純英文的。

那麽以此類推,看懂這個標注了1,2,3的步驟說明應該也不難。

說完這些,武仞又來了一句很中肯的評價:“師父,如果真的是你說的那樣,這些是一個十六歲、讀高一的學生編出來的,那天分確實很強。你想收她當小五,我沒意見。”

這就代表了他也認可喬依之的天賦。

武仞是陳禮教授的第四個學生,那麽接下來一個,就是小五了。

肖教授想,這個排序的稱呼……他們三師兄可能會有點尷尬。

武仞自己天賦也極強,高中時候拿了不知道多少計算機、機器人比賽的冠軍。

要不是最後被老陳收了,指不定他還想研究航模去。

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通訊不再落後,在科研領域大放異彩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米國還有個十五歲的黑客,直接攻破了其國軍方幾十道防火墻。多少大佬拿他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