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3頁)

當一個人來到一個陌生、非母語的國家後,第一反應肯定是戒備。

但昨兒個常文曜去接了他,讓他所帶的翻譯毫無用武之地。

因為常文曜本身德語就很不錯,可以跟他無障礙交流。

老頭兒十分驚訝:“你一個如此成功的企業家,居然還會說德語!你真的太優秀了。”

“大學時學過一點。”

你這優秀,想必你的孩子肯定也是一位優秀的人,願上天保佑你們。

常文曜:“……”

他可真的一點也不想相信上天。

這時候還是相信醫學和科技比較好。

因為常文曜德語說得很不錯,老頭兒便陡然對他多了幾分親近,跟之前那個怎麽叫都叫不過來的固執老頭完全就是兩個人。

常文曜在場聽著專家們的討論,聽到那位胸前銘牌上寫著Stuart男人說的話的時候,他一度懷疑自己的耳朵出現了幻聽。

他甚至沒有第一時間翻譯Stuart的話,而是用英語提問:“您是說,我女兒的心臟真的正在成長和恢復?”

“是這樣的……”

常文曜罕見打斷了這位醫生的話,繼續問:“依照這個速度恢復下去,短短幾個月就可以跟正常人無異?”

Stuart十分能理解常文曜作為一名父親的緊張和擔憂,沒有介意他的打斷,雙手在膝前十指交錯,說:“是這樣的沒錯。”

確認後,常文曜把他的話翻譯成華文和德語給在場的其他專家們聽。

有些專家比較保守,針對這種說法搖了搖頭:“我覺得不太可行,歷史上完全沒出現過這樣的案例。”

“是的,自己長好……這也太天方夜譚了。”

“這真的不太可能,患者心臟自己長好的情況一般只存在於兩歲之前。之後的,真的沒見過。”

但有的專家卻覺得這也不是完全沒有這種可能性。

“我以前見過一個心臟病患者,他年紀大了,同時還伴有垂體瘤。因為開顱手術風險太大,我當時建議他保守治療。結果五年後復查,垂體瘤已經消失了。”

自動治愈了。

所以說,人的身體存在無限潛力。

有時候精神好,堅信自己可以活下去,真的會出現奇跡。

常文曜聽他們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個上午,最後得出結論是——

“暫時不需要手術治療,先觀察一周到半個月,如果心臟還在自主恢復的話,再商量配合用藥。”

當然,這一點也是Stuart提出來的,其他人就算有點點不服氣,但也知道這是現在最好的結果。

因為,他們也不確定是不是現在正在服用的藥物起了作用。

大家各自把喬依之現在所吃的藥都復印了一份回去,打算慢慢研究。

喬依之坐在角落裏捧著一杯溫水,聽了他們的後半場交流。

結束後,常文曜主動跟Stuart握手,對他表示感謝。

Stuart從容道謝後,看向了喬依之,他有著英國紳士骨子裏沉澱的浪漫。

用中文給喬依之打招呼:“你好。”

喬依之唇角露出真誠的笑意:“你好,Stuart。”

她讀Stuart的名字時發音標準,笑容溫暖,像一個坐在古堡裏款待客人的公主。

Stuart驚訝的瞪大眼睛,流利的英語飚出來:“你英語說得如此好,美麗的姑娘。”

“謝謝你的誇獎,Stuart。我叫喬依之,你可以叫我Marisa。”

聽到這個名字後,Stuart罕見的沉默了一下,然後笑著道:“這個名字很適合你,喬、依、之,Marisa。”

外國人發華語發音總是會有點奇怪的腔調,但能看出他在努力讀的標準一點。

喬依之突然覺得自己直接把英文名字說出來有點冒昧。她對Stuart抱歉的笑笑。

因為這個名字是Stuart的女兒當時給她取的。

那會兒喬依之剛出國,就算英語成績不錯,但放在實用中,還是得先磨合、習慣。

再加上那會兒她無依無靠,已經習慣性的自己孤立自己。

Stuart家的女兒雖然才八歲,但卻很照顧她,甚至還小心翼翼的問她——

“你沒有英文名字的話,叫Marisa可以嗎?她是我姐姐的名字,很溫柔好聽。你跟我姐姐很像,我、我希望你可以比我姐姐堅強。如果你有那裏不開心,你就告訴我,我一直都會陪著你。”

原來,Stuart家裏也曾經有兩個女兒,但大的那個患上了抑郁症,最後去往天國了。

在外人眼裏看來,抑郁症患者很孤僻,不合群。滿腦子奇怪的想法。

但在家裏人看來,Marisa是個很溫柔很聰明的孩子。他們都希望Marisa可以好起來。

就連家裏更小的妹妹,從小就知道要好好照顧姐姐,讓姐姐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而Stuart的小女兒,看到孤僻的喬依之後,把她當成了姐姐……

希望喬依之也可以帶著她姐姐的那份,堅強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