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頁)

後來,謝浩大概知道了一點關於喬依之身世的事情,也大概能猜到她為什麽成了現在這樣。

謝浩不是攻心理學的,對此,只能盡自己所能,說點自己覺得喬依之會感興趣,自己又比較擅長的東西。

作為一個醫學生、大醫生,謝浩已經習慣對別人說‘節哀’兩個言簡意賅又讓人無限悲痛的話。

這會兒要給一個話比他還少的人講故事……

最開始還是挺難為謝浩的。

但喬依之真的是個很棒的傾聽者。

就算大醫生形容詞匱乏,講的故事也幹巴巴的、比較枯燥,但喬依之安靜傾聽的樣子和偶爾恰到好處的點頭和眼神交流,這都給了謝浩繼續講下去的動力。

說實在的,謝浩其實也是一位孤獨的人。

不然也不會從來沒講過故事、沒跟人說過這麽多話了。

但他比喬依之好的是,謝浩的孤獨有強大而又成熟的人格在背後支撐。不像喬依之,小小年紀就經歷了一切磨難,現在能從自閉中走出來,已經是萬幸了。

兩人一個說、一個聽,分明誰也沒問對方的過往,但仿佛卻又在互相治愈著。

因此,喬依之聽說謝浩也要來一起吃飯,不僅沒有一點不樂意,反而還挺開心的。

掐指一算,這輩子認識謝浩師兄的時間足足比上輩子提早了五年!

興許因為喬依之走神走的太明顯了,常文曜笑著問她:“想什麽呢,這麽出神?”

現在有Stuart在旁邊,常文曜便沒有用華文講話,而是用了Stuart的母語。

現在他也看出來了,自家小之之這個英語能力,完全可以勝任普通的日常交流。

至於啃文獻……就算是外國人都要查詞典,他家閨女比起英語母語者,也不算差。

喬依之說:“想這位直接去醫學發展落後國家援助的醫生……他很值得欽佩。”

常文曜作為商人,每年賺那麽多錢,一部分也是直接用於各種災害援助捐獻的。

但因為工作繁忙,常文曜基本上沒去過那些真正很貧窮的國家。

不過他對此了解的倒是不少,畢竟作為老板,也得知道自己的錢用去哪兒了。

正是因為這份了解,常文曜才對那些自願去援助的志願者們很是尊敬。

常文曜聽到閨女這麽說,便把自己之前詢問過謝浩有關她心臟各項數據的事情說了。

“這位謝醫生,本身綜合素質也是很過硬的,一起去吃頓飯,正好可以在他走之前跟她道謝。”

喬依之下巴重重的點幾下。

心想,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麽奇妙,原來在自己還不知情的情況下,親爹已經跟謝浩師兄搭上線了。

一行人坐上車,往常文曜定下的酒店那裏趕。

喬依之則當著Stuart的面,拆開了他小女兒送自己的禮物。

她知道Stuart回去後肯定要跟Jessica說自己是不是喜歡她的禮物,因此,當面拆禮物比較好。

打開深藍色的燈芯絨盒子,裏面有一串用各種小小的海螺、貝殼串在一起的手鏈。

從一些粗糙的細節點可以看出,這應該是Jessica親手做的。

旁邊還附帶了一張小小的賀卡。

喬依之眼眸裏有掩飾不住的驚喜,她說:“很漂亮,我很喜歡,謝謝您的女兒。”

這些小貝殼和海螺都是專門處理過的,每一個棱角都打磨的很圓潤,不用擔心割傷皮膚。

喬依之心情大好,伸手撫摸了一遍。

在指尖的觸摸下,一些細微的凹印很容易就被發現。

喬依之微微一愣,拿起來仔細的打量了一下,發現每個小部件上面都雕刻了時間,旁邊還有一些刻得很小的單詞。

Swansea……

喬依之知道,這是英國西南部的一個小海灘,翻譯過來就是天鵝海。

基本上每個小部件上面都有地點和時間的標注,而且地點也不完全一樣。

難道說,這些小部件全都是Jessica一個個撿來的?

這個念頭剛一出現,喬依之就想起來,上輩子,Jessica確實經常會趁著放假的時候,讓爸爸媽媽帶她去海邊玩。

只不過那會兒喬依之還只是個出國交流的博士生,需要把十二分精力都放在學業上。

一是為了順利做完研究、發出影響因子高的論文,畢竟身邊接觸的全都是劍橋大佬,不努力很快就落後了;

二就是喬依之也想盡快成為擁有自己獨立實驗室的大佬,這樣才能開展自己的實驗。

因此,她當時並沒有過多詢問Jessica在做什麽。

喬依之還記得自己上輩子離開劍橋的時候,Jessica送給了自己一副用貝殼拼起來的畫。

那幅畫在喬依之穿越之前,還裝裱的好好的,掛在書房的墻上。

喬依之突然感覺很慚愧。

如果說這次手鏈的貝殼全都是Jessica撿的的話,那麽上輩子那幅畫,也是她用撿來的貝殼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