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3頁)

興許是喬依之的話給了陳橙信心,她主動打開了兩人桌面上的紙張,兩人一起看上面的題目。

【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燃’這個字來寫一段話。備注:字數不限,形式不限,詩歌、書信、散文等都可以。】

喬依之看完後,便用左手支著腦袋,開始思考這個字該如何擴散。

毋庸置疑,‘燃’既可以當動詞又可以當名詞,點燃、燃燒、燃起、燃起等等。

基本上可以說是跟火有關。

喬依之想,如果單單寫火,未免有些俗套。

那不如發散一下思維……

片刻後,喬依之落筆寫了兩個字‘燃青’。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更叠,這難道不像‘青’從出生、長大、燃燒、殆盡的過程嗎?

燃青,主要講述的便是夏秋兩季的更叠。

但冬天樹葉落下,化為泥土,更像是燃燒之後的灰燼。而這些灰燼,來年又會催生新的青芽。

正好形成一個輪回。

喬依之想明了自己的點,還沒有直接動筆書寫。

她開始思考該用什麽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直接寫一段話,當然可以,但意境就很難升華。

而散文,短時間寫不出那麽多。

更別說一會兒還要聲情並茂的朗讀出來,喬依之覺得散文更像是閑雲野鶴一般平平淡淡的日常流水。

那麽,此刻最好的形式,就是用詩歌來表達。

一個小時過後,時間到。

因為昨天大家都知道了喬依之的情況,今兒個喬依之這一組便被‘特殊照顧’——第一個上台朗讀。

陳橙:“……”陳氏苦笑。

喬依之拿著自己的稿子,淡然的站起來,走到講台上。

其實前面上台的雖然說準備時間不充足,但也有優點,那就是老師們對自己的印象會更加深刻一點。

喬依之在老師們要求的沒有桌子遮擋的位子站定,帶上擴音器,左手拿著稿子,等老師們給她一個開始的訊號。

主持人先讀了喬依之他們組的題目,然後說:“演講時間為五分鐘,之後老師們有三分鐘的提問時間,在演講時間只剩下三十秒的時候,我會在前排舉牌報時。”

喬依之點點頭。

“那,準備好了嗎?”

喬依之快速瀏覽了一遍自己的詩歌,她覺得說慢一點,應該正好五分鐘。

“準備好了。”

“開始!”

【燃青】

你在熠熠灼日下生長

枝葉被曬得滾燙

有時,我會在你的影子裏乘涼

我還會爬高了輕輕撫摸你滾燙的枝椏

心裏很擔心,會燃起來嗎?

……

秋日來臨,我歡喜的想,終於不那麽熱了

而你的枝椏卻逐漸枯萎

曾經飽滿的綠葉像燃燒過後的柴火

一經觸碰,就碎的徹底

……

……

……

樹下老人哼著曲兒

輕聲唱,青色燃盡咯,來年又復青

女孩子嗓音裏帶著這個年紀獨有的清甜,那種介於最稚嫩和成熟之間的青澀。

再加上這首現代詩是從一個小孩子視角中寫出來的,喬依之來朗讀再好不過。

她可以完美的抒發詩作中小女孩的情緒,卻又不顯得矯揉造作。

表現的不能更好。

前排的老師們率先鼓起了掌,緊接著,後面大家一個都跟著鼓掌。

一位卷發女老師拿起了話筒,開頭就是一句贊美:“非常不錯,太美好了,你的聲音、你的詩作,包括你朗讀時的語調,都仿佛讓我回到了童年,跟爺爺奶奶在樹下乘涼,聽爺爺奶奶講故事。”

喬依之抿唇笑了,微微躬身:“謝謝老師。”

接下來一位男老師分析得比較客觀。

“最開始我聽到主持人念‘燃’這個字的時候,我就在想你們的切入點會是什麽。聽到你說‘燃青’的時候,我還在想這說的是什麽?哪想到你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最後,喬依之得把手稿交給老師們,上面會評出自己的分數。

接下來,自然就是陳橙同學。

她原本以為自己寫的‘生命的燃燒’很不錯,哪知道喬依之的詩歌、頗具抽象化的立意,把她原本覺得自己鮮亮的觀點給比成了渣渣。

最後老師們給她的評價自然沒有喬依之高。

要是放在比賽前的陳橙來看,指不定這會兒都特別難過了,但她只要一想到喬依之跟自己說的‘盡全力,組內成績不能代表一切’,陳橙又稍微安下心來。

陳橙想,比不過喬依之那是肯定的,這種大佬,那是凡人可以觸及到的嗎?

自己盡力了,表現良好了,以後不後悔就是。

至於李聞風那邊,費蘋同學原本無所謂自己跟誰一組,只要不是喬依之都行。

哪想到,她居然跟自己第一天來就看到的這個很帥氣的男生給分到了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