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3/4頁)

因為當蘇呦清醒過來以後,她對自己做過什麽、說過什麽話是有印象的。

所以她親哥哥對還關心著蘇呦的喬家父母說蘇呦結婚了,對方家底很好,不希望別人前來打擾。

之前提到過的在電視上看到過蘇呦,也是因為這位親哥哥在醫學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記者們去家裏采訪,不小心拍到了在二樓窗口靠著的蘇呦。

喬爸爸曾經給常文曜說過:“小呦,其實她很矛盾。她天真著、也善良著,但她心底總是先做好做壞的打算,她與一個人結交,也先把這個人往最壞的方面想。”

喬爸爸還記得自己當時問過蘇呦為什麽。

蘇呦笑的很幹凈,眼底沒有一絲陰霾,卻說著對自己最殘忍的話:“因為,這樣就不會失望了啊。”

這也是喬媽媽說過自己第一次跟喬爸爸見面時,她覺得蘇呦的眼神讓人很害怕,好想要把人看透一樣。

蘇呦的成長環境讓她不會把一個人想的多好,八九十年代的福利院,孩子特別多,尤其是女孩。

這是一個社會現實。

因此,福利院的飯是不夠吃的,不搶、不抱大腿,就吃不飽。

後來就算她被常家領養,但那會兒她在常家的地位依然很低。傭人們隨便批評她,偶爾還會拿她撒氣。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蘇呦天生便會保留自己的幾分底線,不會長成一個傻白甜。

比如,蘇呦從來沒對喬家父母說過常文曜的事情,自始至終,喬家父母都不知道蘇呦的另一半這麽優秀。

他們最開始一直以為是哪個渣男始亂終棄了,導致蘇呦有了心理陰影,不想多說。

不過,要說從當時蘇呦的角度來看,常文曜……主要是常家,確實對她始亂終棄了。

而蘇呦的親哥哥一直也是以醫生的身份接觸喬家人的,不是說他信不過喬家人,只是蘇呦沒想起來解釋,親哥跟喬家人又不熟,也不會主動去說。

因為喬家人對蘇呦家底不清楚,他們誤打誤撞的以為親哥就是那個結婚對象。這才有了喬依之之前聽到的話。

畢竟,在喬家人看來,這位地位很高的醫生對生病的蘇呦百般照顧、一點也不嫌棄,不是真愛還能是什麽?

這些雖然常文曜沒說,但喬依之大概能構思出來。

親生母親大難逃生,但卻因為撞到了大腦、再加上精神刺激過大,導致情緒不穩。

後續又因為懷孕,心理愈發抑郁和不安,導致病情加重。

常文曜沒去看親閨女,語氣幹巴巴的解釋最後一個疑點,也就是喬依之最關注的點。

——既然親生母親找到了父母哥哥,為什麽還要把她放在喬家寄養?

常文曜說:“因為心理和精神疾病。”

他嗓音愈發沙啞,講述了小呦親哥哥當時對他說的話:“她精神恢復了就想抱小孩,無師自通地當起了媽媽。但小孩一旦哭,或者她想到什麽,受到一丁點刺激……就恨不得對孩子動手。”

常文曜沒說的是,起初蘇呦在懷孕期間看了很多專業書籍,也大概了解到那些精神疾病的病人會作出什麽喪心病狂的事情。

所以她早早的提議把孩子放在喬家養,還能給小依蘭做個伴兒。

等到她病好了……希望她病可以好吧。

但蘇呦的親生父母和哥哥都不同意,這可是他家閨女的孩子,怎麽能跟別人姓,叫別人爸媽?更別提孩子還有先心病啊。

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他們的想法。

喬依之脖子上有個看起來像痣的東西,或許這個東西現在已經長成一顆痣了。

但在當年,那是她親媽失去理智時候用針紮的。

要不是家裏的保姆發現,誰也不知道後果是什麽。

後來蘇呦想起這件事差點割腕,她的精神自那以後越來越不穩定了。

這件事常文曜完全不敢說,他能對女兒表明的僅僅只是母親精神狀態有問題。

但就算這樣,常文曜也得估量之之的心態,慢慢給孩子說。

喬依之雙手努力的蓋住父親的拳頭,說:“爸,沒事,別擔心我,我已經是個大人了。我不會怨恨媽媽,是她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並且在清醒的時候給我安排了一個舒適的家庭。爸,我對媽媽除了感恩,不會有任何其它負面想法。”

至於正面的愛媽媽、喜歡母親,喬依之沒感受到過母親的關懷,這會兒也說不出口。

常文曜聽到這話後,終於對上閨女的視線。

他其實早幾個月就知道了全部事情。

但現在蘇呦情緒很不好,他現在甚至都不敢出現在蘇呦面前。不然會引起她的反彈。

因此,常文曜更不敢把蘇呦的事情完全告訴之之,他最害怕的就是之之嫌棄、討厭、甚至恨現在這個狀態的親生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