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3頁)

想當年,清河大學收了倆CMO、IMO金獎學生的事情傳開的時候,其他兩個top3給清河招生辦和數院打電話都要打爆炸了。

一個勁兒的說清河不能獨吞倆好苗子。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至少得他們勻出來一個啊。

但倆孩子鐵了心要報考清河,為此,數院的教務處老師沒少跟其他兩所高校的教務處老師們battle。

剛開始,數院老師一邊battle一邊幸福的展望自己這邊收倆數學好苗子。

哪想到……在今年三月選專業的時候,這倆孩子冷不丁的都去了光電學院。

數院的老師們:“???”

從2019年7月到2020年3月,整整八個月的時間,所有黑鍋都是他們數院背了,所有搶人的電話都是他們數院擋了,結果卻被光電學院撿了大便宜!

為了平息數院老師們的怒火,光電學院的院長甚至親自給數院院長打了電話,甚至還答應了一點不平等條約,這才告一段落。

當然,這件事李聞風和喬依之都不知道。

他們只是按照規章流程先簽署了保送合約,之後又在選專業時間內,選擇了光電學院……

而知道真相的光電學院老師們,每每想起這件事,都忍不住樂呵一下。

啥也不說,就是開心。

老陳意味深長的看著尤自樂呵的老肖,說:“你啊,你就沒看懂這倆孩子。他們是那種保送了就放棄高中成績的學生嗎?”

老肖確實很難理解:“都已經保送了,多研究一點深度的知識不好嗎?沒必要拘泥於高中成績了。”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專心做一件事才最容易成功。

什麽都想抓的話,到頭來最容易竹籃打水一場空。

老陳跟喬依之相處的久,他大概能猜到小孩的心思:“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不是說他們為了名聲才好好學高中知識、參加高考。老肖啊,人生並不是只有科研,人這一輩子就一回少年時期,只能讀一回高中,我覺得,他們大概是不想辜負時光吧。”

只是不知道經歷了什麽,讓兩個小孩子對高中時光珍重到這種地步。

說實在的,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這才算對得起自己。

不過,這個‘對’字也沒有一個完整的界限。在少年期間,有人認為為高考學習是正途,有人認為搞競賽是正途,還有人學畫畫、舞蹈、鋼琴……全都因人而異。

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陳禮說:“那兩個孩子只不過覺得高考比較重要罷了。”科研可以搞一輩子,高中生活就這一回。

肖孟昌雖然能理解這倆孩子的想法,但他卻覺得科研更重要。

他是個心思很單純的人,知道自己搞不懂那些算法後,就願意給老陳當一輩子副手。去給他的研究內容做基礎排查和書寫實驗報告。

他覺得人就得把自己當一塊磚,哪兒需要往哪兒搬。這倆學生明顯是科研方面的人才啊。

不過,老肖也知道,求同存異才是人與人交際發展的根本所在嘛。

不然,那就是千人一面了。

老肖想通後也默認了老陳專門給小喬放假的話,說:“那聞風呢?怎麽不叫他去?”

陳禮說:“他還得回家照顧奶奶,老人年紀大了,得有人陪著。”

“哎,也是,你一提醒,我想起來我也該去看看我媽了。下午沒事兒吧,那我就請假了。”

老陳:“???”不是,理由就這麽現搬現用啊。

不過,這理由也是真的不錯,自己明兒個也去看望一下母親。

回想一下,真的好久沒去看老太太了。

在陳禮教授的安排下,喬依之同學在高考成績出來前兜兜轉轉參加了倆講座。

還不等她飛來飛去的參加第三個,就被親爹常文曜給叫停了。

“就在家好好休息,想去哪兒玩叫小張或者蘭蘭陪你,跟同學出去玩也行。”

作為一個非常了解女兒的父親,常文曜知道自家閨女去聽講座,肯定做不到‘聽聽就算了’。

那個認真程度……絕對不是出去玩耍的。

他剛說完,就聽到閨女笑著說:“那我跟張姨去普村,去找我同桌玩。”

常爸爸:“……”

氣氛陡然安靜下來,喬依之也察覺到了不對勁。

她突然很想把自己剛剛那句話收回去。

但親爹只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就在喬依之滿眼期待的以為親爹要答應的時候,她得到了兩個字:“不行。”

然後親爹轉身就走,把自己鎖在了書房。

喬依之:“……”她張了張口,沒說出話來,感覺自己好像暴露了什麽。

然而晚上吃飯的時候,親爹對這件事只字不提。喬依之還把這事兒跟張姨說了一下,張姨看著自家小姐的臉色,斟酌說:“先生應該是猜出來了……”

現場只剩下喬依之詞窮,她真的不能昧著良心說自己不喜歡李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