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2/3頁)

傅辛夷和封淩去吃喜酒時,正兒八經感受了一番宴請賓客的兇殘勁,目睹格根哈斯一個非常能喝烈酒的異族人被灌到癡傻,心裏齊整想著:還好當年婚事沒大辦。

這兩人成婚沒多久,很快就得回蒙古。那兒大批物資要送進來,這兒大批物資要送出去,總歸是一件大事,不能隨意拖延。

傅辛夷和桂曉曉還沒怎麽好好相處一段時間,便又迎來了分別。

桂曉曉上一回離開京城,是默默無聞趕路前行。這一回離開京城,風光無限,大轎駿馬地走。傅辛夷親自去送了人,給桂曉曉在京城外頭的亭子內踐行。

亭子是當年十五公主在這裏宴請眾人時搭建的,到現在還留著。

一晃多年,轉眼不論是十五公主還是桂曉曉和傅辛夷,三人都已成婚。桂曉曉嫁給了自己喜歡的異族青年,她嫁給了同樣在這裏出現過的封淩。

傅辛夷走神片刻,隨後笑開。

桂曉曉叨叨說著當年的事:“那時候我可生氣了,覺得盧旺申真是面目可憎。覺得天下男子能讓人看得上眼的,實在是少得可憐。”

傅辛夷想著那段經歷,滿腦子都是封淩。那可是他們這輩子的初遇,算是一見鐘情類型的。

一定是她當初妝容畫得好。

傅辛夷笑意加深。

桂曉曉到底不能在京城口留太久,和傅辛夷一人一杯酒,飲過後告別。格根哈斯在馬上朝著傅辛夷點了頭,隨後帶著桂曉曉離開。

冗長的隊伍,從隊伍的頭一直到隊伍的尾,逐漸消失在傅辛夷眼內。

同樣來送行的人,一個個離去,而傅辛夷最後才走。

良珠在身邊詢問自家小姐:“小姐,現下是回宅子,還是去花鋪?”

傅辛夷思考片刻:“今日去接姑爺。”

現實和記憶裏相差太遠。

京城的一切都和當年截然不同。最早遭殃的詹達如今還在京城為官,肖先生的死鬧得轟轟烈烈,如今需要她記掛的,唯有最後結局。

傅辛夷坐上馬車:“走吧。”

馬夫應聲,帶著馬車前往封淩所在的地方。

馬蹄聲響著,一步步噠噠,帶著時光流逝。

封淩憑借著多回改制成功,為天下牟大利,成功坐上了丞相位置。

他官居一品,識大體,懂進退。有丞相的威嚴,卻也尊重朝中群老。不管是翰林院的長者還是秉筆太監的首,在得到封淩禮遇有加後,都對封淩十分友善。

皇帝更是喜歡封淩。

他近些年常說,封淩大概是得了上天的恩寵才能做到如此地步。對於這些話,封淩一概是不認的,他總回著話,說自己是得了皇帝的恩寵,而非上天。

封淩說得是實話,但天底下的人卻覺得他是謙遜。

一個謙遜的丞相,總歸能引得很多人的好感。

同時,傅辛夷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逐漸從京城開到周邊地區,再下了江南。她注重花鋪的同時,還記得和戶部和工部合作,推廣了諸多糧食作物和便利器械。

多數勞作工具,可用木做,也可用鐵做。木做的便宜,鐵做的持久。

老百姓有不少逐漸脫離土地,開始往商貿、文化等各方面發展起來。

封淩在其中添了不少力,花了多年功夫,總算讓人成功研究出了畝產更高的水稻和麥子。眾人不喜歡吃番薯和玉米,那就選擇種點畝產高的糧食,那也是一樣的。

大人們在忙,小孩子也很忙。

封樂從一個吐口水泡泡的孩子,逐漸成長為一個牙牙學語的兒童,再被請來的先生壓著學識字寫字。小小的腦瓜裏充滿了想不明白的情緒,習字還算有天賦,每個字一個字體,讓他的父親封淩陷入了同樣的人生迷茫。

傅辛夷不是個寵溺孩子的人,封淩更不是。

封淩的字漂亮得能讓帝王稱贊,而傅辛夷的字隨著年齡增長,也在學封淩字的同時逐漸有了自己風格,早年就算拿得出手了。

所以兩個大人壓著封樂繼續習字,並開啟了獎懲措施。

在一家人溫馨相處的同時,老皇帝的年紀漸長,身子逐漸開始吃不消了。封淩在外的地位和勢頭越來越大,進宮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老皇帝的幾個皇子,早年得的幾個年紀都太大了,又沒什麽特別的才能。其中最被看好的幾個,明面上還是兄友弟恭,私底下已撕成一片。

封淩和十二皇子終究還是拉開了一點距離。

勢頭還好的皇子和丞相在一塊兒,會給老皇帝一種壓迫感。這種壓迫感隨時都會導致老皇帝臨時改主意。

一招錯,步步錯,封淩不會在這種時候犯錯。

宮裏頭暗流波濤洶湧,宮外頭也波濤洶湧。

傅辛夷歪頭,盯著良珠:“你剛才說什麽?”

良珠吞咽了一下口水,緊張說著:“我聽外面有人說,最近封大人去了好幾次花樓。給一位姑娘花了不少銀子,還包了好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