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3頁)

諄哥望了望一旁笑嘻嘻的徐嗣儉,又望了望貞姐兒,腦袋就耷拉了下去。

十一娘看著不由笑著摸了摸他的頭:“等過年的時候,我也帶你去走親戚。”

過年初二走舅舅,初三走嶽父,到時候肯定要帶著諄哥去羅家的。

諄哥聽著眼睛一亮,卻不忘徐嗣儉,拉了他道:“也帶三哥去!”

“我又不是女人,惦著走親戚。”徐嗣儉滿臉的不以為然,目光卻流露出幾份向往,“我不去。”

徐嗣勤和徐嗣諭年紀大些,早聽出十一娘在糊弄諄哥,在一旁直笑,徐嗣勤更是親自給十一娘打了簾:“四嬸別理他們了,兩個愣頭青。”

十一娘笑著和貞姐兒進了屋。

太夫人正坐在臨窗的大炕上說話,看見十一娘和貞姐兒進來,仔細地問她們禮品帶沒有帶?哪幾個婆子跟車?什麽時候回來?

十一娘一一答了,太夫人又叮囑了幾句“路上要小心”之類的話,這才讓杜媽媽送她們出了門。

……

到了弓弦胡同羅宅,大奶奶親自在垂花門前迎接。

見到十一娘身後的貞姐兒,她眼底閃過驚訝。但還是不失禮節,笑盈盈地和貞姐兒寒暄著:“……上次在韶華院聽到大小姐的琴聲,驚為天人。”

貞姐兒很恭敬地給大奶奶行禮:“舅母誇獎了。”

十一娘卻很奇怪。

照道理說,大老爺把家裏的人都帶到了燕京,算得上是一家團聚,又是特意請了她們這些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吃飯,應該熱熱鬧鬧,喜喜慶慶才是,怎麽那些丫鬟、婆子的臉都繃得緊緊的,大奶奶的笑容也有些勉強。

念頭一閃,她心裏“咯噔”一下。忙拉了大奶奶的手:“大嫂,家裏可是出了什麽事?”

大奶奶看了貞姐兒一眼,欲言又止。

貞姐兒是個極會察顏觀色的,可這是羅家,她就是想避也沒個避的地方。只好低下頭去。

十一娘卻沒有瞞她的意思。

用人不疑,凝人不用。既然和貞姐兒交好,用不著躲躲藏藏的。何況貞姐兒是個很懂事、貼心的孩子。

“大嫂有話直管說就是!”她擔心是五姨娘。

大奶奶見她問得急,想著等會總是要見面的……苦笑道:“娘的病情又加重了!”

“怎麽會這樣?”十一娘有些目瞪口呆,“前幾天我派人來問還說好得七七八八了,過年的時候就可以下床了。怎麽突然又加重了!”

大奶奶正要說什麽,有馬車“得得得”地駛過來──是四姐夫余怡清和四娘來了。她朝著十一娘歉意地笑了笑,忙迎了上去。

大家見過禮,余怡清因有貞姐兒在場,忙避去了羅振興屋裏,四娘則拉著貞姐兒的手稱贊了一番,然後眾人一起去了正屋。

六姨娘帶著十二娘迎了上來。

十二娘比在余杭的時候高了,漸漸褪了稚氣,有了小姑娘家的秀麗。

“十一姑奶奶。”六姨娘熱情地和十一娘打招呼,又吩咐十二娘,“還不拜見你姐姐。”

十二娘有些靦腆地上前給十一娘行了禮。

十一娘拿了一塊翡翠玉牌出來給她做見面禮,又將太夫人的南珠珠花一並遞給她:“這是太夫人的心意。”

“哎呀!這怎麽好意思。”六姨娘帶著十二娘曲膝給十一娘道,“還讓太夫人破費!”

“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十一娘客氣了一番。

六姨娘又領著十二娘給四娘行禮。

四娘拿了一串琉璃手串給十二娘做見面禮。

十一娘把貞姐兒引薦給十二娘。

一個有著江南女孩子的溫婉清美,一個有北方女孩子的大方從容,站在一起,如秋菊春蘭各有千秋。

兩人小姑娘互相行了禮,都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到了欣賞的目光。而六姨娘知道貞姐兒是永平侯府的大小姐,笑容比剛才又親熱了幾份,給了一串掐絲琺瑯手串給貞姐兒做見面禮。

貞姐兒恭敬地謝了。

一行人去了大太太內室。

十一娘一眼就看見了托著茶盤立在大太太床前的五姨娘。

時光對她好像特別的寵愛似的。雖然有兩年沒見,她不僅容貌沒變,而且神態間也一改以往的怯懦,反而有了一種平和淡然的神韻,讓她顯得清雅出塵,比以前更加漂亮了。

五姨娘也看見了女兒。

她穿戴華麗,面色紅潤而有光澤,眉宇間再也沒有在羅家時的謹小慎微,取而代之的是沉穩自信,淡定從容。好像自己不過眨了一下眼睛,女兒已經長大成人了。

五姨娘的眼淚一下子全湧了出來:“十一娘……”

“姨娘!”十一娘也淚盈於睫。

屋子裏突然就傳來如老鴉般嘶啞的叫嚷聲。

十一娘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