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第2/3頁)

徐令宜點頭,和她說起為三爺請師爺的事來:“……馬左文推薦的。我也見了。人情練達,錢糧方面的事也精通。只是我還有些擔心。想把買辦處的宋買辦派到三哥身邊做總管。要不然,三嫂鬧騰起來,我怕三哥勒不住。”

“哪家的大總管不是自己心腹之人。”十一娘委婉地道,“這件事您還是要和三爺好好商量商量才是。免得三爺心裏是個疙瘩。”

“你說的有道理……”

兩人說了半天家常話,這才歇下。

第二天一大早秦姨娘就來了,給十一娘奉茶奉水,雖然滿臉感激,卻木訥無語。眼看著十一娘要去給太夫人問安了,才呐呐地道:“夫人,我,我給您做雙鞋吧!”

當著徐令宜的面,十一娘不好拒絕,只笑道:“秦姨娘也別太勞累了。”

秦姨娘像小孩子過年得了大紅包似的興奮起來:“不勞累,不勞累。”

十一娘笑著和徐令宜去了太夫人那裏。

正好三夫人帶著甘媽媽來向太夫人告假,說是自己要跟著三爺外放了,家裏的親戚要走動一番。把對帳的事交給了秋綾。

太夫人自然應允。

她自己早出晚歸,回來就要發一通脾氣。

徐嗣勤惦記著甘大奶奶想把媛姐兒許配給他的事,每次都甘之如飴地聽著。徐嗣儉就在一旁偷笑。

十一娘很隱晦地問了兩次,三夫人都道:“沒事,沒事。我正和大嫂說這些呢!”

她也不好多問。

這樣又過了兩天,庫房的帳冊終於對完了,每冊中雖然偶爾有兩、三件對不上的,大面上到也齊整。

十一娘聽著眼角眉梢也沒有動一下,只是讓琥珀幾個將帳冊重新謄了送到太夫人那裏。

太夫人看也沒看,只問她:“大件的東西可有損耗?”

“沒有。”知道太夫人心如明鏡似的,十一娘不由笑起來,“只損耗了幾件小東西。”

“那就好!”太夫人笑道,“雖然說水清則無魚,可也不能讓魚把草都吃光了。”

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甘媽媽簇擁著三夫人走了進來。

她滿臉笑容,神采奕奕,一改往日的煩躁焦慮,進門就笑盈盈地嚷道:“我可把這包袱甩給四弟妹了。”心情十分愉悅。

十一娘心中暗暗稱奇。待和她交接完畢,立刻差了琥珀去打聽消息:“到底怎麽一回事?”

琥珀回來道:“甘家的媛姐兒訂了親──公公是榆林衛千戶,世襲的。”

十一娘忙去翻《大周九域志》。

榆林衛西有奢延水,北有黑水,經衛南,三岔川匯入……

可她只注意到了最後一行“距布政司一千一百二十裏”。

十一娘心都涼了半截。

思忖半晌,將《地理志》上關於榆林衛的內容抄了下來。

“你給二少爺送去!”

琥珀眼神微暗,接過紙條低聲曲膝應“是”,去了麗景軒。

消息傳開,三個孩子臉上都沒有了笑容。變化最大的徐嗣勤。以前他只是少言,現在卻是沉默。還帶著幾份稚氣的臉上透著幾份愴涼,讓人看了心驚。

徐嗣諭也一下子沉靜下來。

他足不出戶,每天在家裏練字。

而始作俑者三夫人,不知道是因為即將遠行的喜悅讓她有所忽略,還是事已至此別無選擇,她對兒子的變化沒有流露出任何異樣,在十一娘面前態度很是強硬:“捉賊要捉贓吧?總不能大嫂怎麽說就怎麽是,壞了我們家孩子的聲譽吧!”

十一娘不想和她多說,問起她行囊準備的怎樣了。

三夫人立刻得了精神:“什麽都準備好了,只等訂制的官轎到了。”

兩人說著話,有小丫鬟進來稟道:“夫人,弓弦胡同的羅大奶奶來了。”

羅大奶奶和三夫人見面一陣寒暄後,三夫人起身告辭。羅大奶奶就笑著問十一娘:“當家的滋味怎樣?”

“挺順利的!”十一娘請羅大奶奶到炕上坐了,“開始太夫人還怕我不習慣,讓管事的媽媽們在東次間回屋,她老人家就坐在東稍間裏聽著。聽了兩天,就讓我去花廳示下。說免得吵得她頭痛。”

“這就好,這就好。”羅大奶奶聽了替她歡喜,“畢竟在家時從來沒有接觸過。我還一直為你擔心呢!”

“我之前好歹跟著三夫人學了幾天。”十一娘含糊其辭,笑著接了小丫鬟奉的茶放在羅大奶奶面前,“大嫂找我什麽事?”

“四姑奶奶病了有一陣子。”羅大奶奶低聲道,“我昨天才得信,想約你一起去看看。”

十一娘聽著嚇了一大跳:“是什麽病?正月裏見著還好好的。”

“粗脖子病。”羅大奶奶道,“說人瘦得風大些都能吹走了。”

十一娘忙吩咐琥珀幫著打點禮品、準備車馬,然後和羅大奶奶去給太夫人問了安,又讓人給徐令宜報信,去了四娘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