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第2/2頁)

徐令宜卻每每看著眼神一黯。

十一娘是個好母親,抱得卻均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

而得償所願的七娘收拾行李,於七月下旬回了高青。

十一娘也開始著手過中秋節的事。

徐令宜就問她:“要不要外院的管事幫幫忙?”

“該怎樣行事都有慣例。”十一娘笑道,“內院只負責擬單子,采買都是外院管事的事,倒也還清閑。”

需要她用一個工作日和各處的管事媽媽把需要采買的單子定下來,兩個工作日把采買的東西分發下去。

徐令宜“嗯”了一聲,不再說什麽。

過了幾天問她:“中秋節的事都準備好了嗎?”

十一娘微微吃驚。

徐令宜對這件事過於關注了些。

“侯爺可是有什麽吩咐?”

“沒有!”徐令宜道,“我瞧著這幾天天氣不錯,你要是不忙了,想一起去護國寺上個香。快到八月十五了,去祈個平安也好!”

十一娘難掩錯愕。

徐令宜怎麽突然想到要去護國寺上香?往年好像沒有這樣的先例?或者是出了什麽事?

思忖間,她猶豫道:“我,和侯爺嗎?”

“哦,不是。”徐令宜正在拂著茶盅上浮葉的碗蓋就微微頓了頓,輕聲道:“也不知道你這邊的事安排的怎樣了,娘那邊就沒有打招呼。”

秋高氣爽的季節,一家人一起,在中秋節之前去護國寺祈個平安。

十一娘想想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到時候孩子們也可以好好的玩一天。

“我這邊沒什麽事了。”她臉上露出如五月天般明媚的笑容來,“什麽時候都可以去!”

徐令宜表情淡淡地點了點頭,趁著晚飯後在太夫人西次間喝茶的功夫提起這件事:“……有些年沒去護國寺了。難得這樣的好天氣。想問問您去不去?”

太夫人聽著大感興趣:“好啊!我也有些年頭沒去護國寺了。”然後讓杜媽媽去拿黃歷,“既然是祈福,自然得挑個好日子去了。”

徐令寬接過杜媽媽手中的黃歷就坐到了太夫人身邊,和太夫人一起翻著黃歷:“……到時候要清道嗎?要不,我們悄悄的去。上次我和七姐夫去的時候,就是悄悄去的。可有意思了。我們還看到耍猴的了……八月初四怎樣,宜出門,遠行……要不,就得等到八月十二了。那時候快過中秋節了,只怕護國寺人山人海的……我看還是八月初四的好……”

五夫人聽了也高興地湊了過去:“……初四來不來得及準備啊!丫鬟、婆子一大堆,還要安排灶上的,帶了杯碗碟箸、灶上的夥頭和婆子!”

提議的徐令宜坐在一旁喝著茶,動也沒動一下。

“永和元年正旦節的時候我們不也去了護國寺上香嗎?”徐令寬不以為然,“當時是白總管幫著準備的,也不過兩天的功夫。”說著,他擡頭望著一直沒坐聲的徐令宜詢問徐令宜的意思,“四哥,我看初四好。”又問十一娘,“四嫂,您覺得哪天好?”

要去就早點去。

十一娘也覺得初四好,笑道:“我沒經過這樣的仗勢。如果白總管能在兩天之內安排好行程,那初四去最好不過了。”

大家的目光就都落在了徐令宜的身上。

他神色淡淡的:“那就初四吧!我讓白總管來準備。你們一天之內擬出隨行的名單,到時候白總管也好安排。”

徐令寬聽著喜不自禁,和太夫人商量:“娘,到了那天,您就穿那件秋香色葫蘆雙福的褙子吧?又精神,又顯得富貴。”

“真的!”太夫人懷疑道,“會不會太花了一些?”

“不會,不會!”五夫人道,“我上次去梁閣老家喝滿月酒的時候,工部王侍郎的夫人還穿了件殷紅色仙鶴瑞草五蝠捧雲的褙子。”

“我怎麽能和她比。”太夫人道,“她比我小十來歲。”

“您不說,誰看得出來。”徐令寬討好著母親,“您聽我的,準沒錯。”

“那我就穿件那衣裳好了。”

徐令寬夫妻連連點頭,正說得高興,徐令宜很突兀地站了起來。

大家俱是一愣,都朝他望去。

“時候不早了,大家散了吧!”徐令宜微笑道,“明天一早再商量也不遲。”

太夫人卻叫住了他:“……諄哥和誡哥那裏少不得要跟趙先生打聲招呼。我看,不如也約了趙先生吧?你看他教諄哥和誡哥,又是吹笛子,又是做河燈的,想必也是個不俗的。再說了,人多了也熱鬧些。護國寺那麽大,我們幾個人在那裏逛來逛去,也顯得有些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