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第2/2頁)

十一娘不動聲色地和姨娘們寒暄了兩句,端了茶。然後看見文姨娘松了一口氣似的,神色緩和了不少,曲膝行禮退了下去。

第二天,十一娘帶著孩子們去了弓弦胡同。

錢明夫妻還沒有到。羅四奶奶穿著大紅底一年景的通袖襖兒,笑盈盈地把他們迎了進去。

王澤和十二娘已經到了。一個穿著寶藍色的杭綢袍子,氣度沉穩;一個穿了大紅牡丹穿花的小襖,俏麗可人。一前一後地站著,金童玉女般的賞心悅目。

十一娘不由暗暗點頭。

十二娘則紅著臉上前給她行了禮。

那邊羅四奶奶已見薦孩子們喊“四舅舅”、“十二姑父”。

給的紅包,得的得紅包,大人、小孩子都喜氣洋洋。只是羅振聲,在徐令宜面前有些唯唯諾諾,算是小小的不足之處。還好有小小的英娘,活潑又可愛,笑語如珠地和徐嗣諄、徐嗣誡說著話,徐令宜看著也不由露出幾份歡欣的笑容來,逗了她問:“夾竹桃和石榴花一樣,那什麽花和玉簪花一樣?”

英娘理直氣壯地道:“當然是白鶴花啊!”

白鶴花是玉簪花的別稱。

徐令宜大笑,王澤也笑容滿面。

羅振聲卻覺得丟臉,脹紅了臉訓斥英娘:“胡說八道些什麽?是誰告訴你的?白鶴花就是玉簪花。”

英娘就有些怯生生地躲到了羅四奶奶的身後。

“小孩子,能知道這些就很不錯了!”徐令宜好像很喜歡英娘,笑著為她解圍,又道,“這點到像她十一姑母,都喜歡花花草草的。”然後對英娘說,“我們家有個大暖房,種著很多花。到時候去我們家玩去!”

英娘看了父親一眼,不敢做聲。

羅四奶奶就瞪了羅振聲一眼,笑道:“等過些日子,謹哥兒百日禮、誡哥兒的生辰,我們少不得要去熱鬧熱鬧的。”

徐嗣誡聽到羅四奶奶提到他的生辰,就小聲對一旁的徐嗣諄道:“我是三月初三生的哦!”很是得意的樣子。

大人在說話。徐嗣諄就小聲示意徐嗣誡別做聲。

羅四奶奶見孩子們拘謹,笑道:“怎麽五姑爺和五姑奶奶還沒有來?我做了拿手的水晶肚片想請大家嘗嘗我的攢盒做得如何呢!”

盛大的節日裏吃攢盒,是江南的習俗。

大紅描金的匣子,黑漆的裏子,橫豎擺成十二格,裝上各式各樣的下佐小菜,然後配著面條,算是早膳。

京裏也有專司江南菜的館子,大家並不陌生。等著錢明兩口子的時候,大家的話題就轉到江南菜和燕京菜的不同上來。

徐令宜是見多識廣的,王澤是謹言慎行,羅振聲對著徐令宜是膽怯心虛的,平時話最少的徐令宜反而成了話題的中心。

十一娘看著不由好笑。錢明和五娘帶著鑫哥終於來了。

錢明穿了件殷紅底五蝠捧壽團花的繭綢袍子,看上去如往昔一樣溫文爾雅,金哥穿著大紅底葫蘆紋小襖,和往常一樣好動,進門就拉了英娘的手,只有五娘,雖然穿了件大紅底萬字不斷頭紋的褙子,戴了赤金的滿池嬌分心,簪子,臉色卻顯得有些灰敗。看見十一娘的時候,表情也有些訕訕然。

看樣子,錢明可能是“說”了她的!

十一娘和羅四奶奶不由交換了一個眼神,笑著上前和五娘行了禮。

十二娘卻是有些不好意思,行過禮後挽了五娘的胳膊:“五姐這滿池嬌的分心可真漂亮。不知道是請哪家的師傅打的?我瞧著怎麽也有個五、六兩的樣子!”

“什麽五、六兩。”五娘看十二娘的目光有些不屑,“就是空心的,五、六兩也打不出這樣大的滿池嬌分心來──一共去了十二兩。”

“我就說,怎麽這麽漂亮!”十二娘小心翼翼地奉承著五娘,“我剛嫁到燕京來,什麽也不懂。不像五姐,在燕京住的久,哪家的尺頭花色多,哪家的鞋子做得好……這些居家過日子的事,以後五姐可要多指點指點我!”

五娘聽著嘴角微翕,正要說什麽,那邊正在給幾個孩子派紅包的錢明已投過來一道淩厲的目光。五娘抿了抿嘴,甩開十二娘的手臂,去牽了鑫哥的手:“……怎麽也不知道給哥哥們行個禮!”

羅四奶奶就拉了拉十一娘的衣袖,悄聲耳語:“我們家姑奶奶,可一個比一個聰明。”

十一娘笑著點頭。

以十二娘的年紀,如果不是兩世為人,換了她,也不可能比十二娘做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