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第2/2頁)

夫妻並肩挨坐在美人倚上低低私語,不遠的玉簪花叢裏偶爾傳出幾聲蟲鳴,夜晚顯得那麽安靜而祥和。

過了太夫人的生辰,余杭那邊的信來了。

有了羅振興的那番話,羅家應允了婚事也就顯得不那麽讓人吃驚了。

太夫人喜笑顏開,催著十一娘:“那就早些把日子定下來。誡哥兒也好安安心心的讀書,你也有個人做伴的。”又叮囑杜媽媽,“英娘如今還住在我們家裏,你們可千萬別漏了口氣。臊了孩了不說,要是有什麽閑言閑語傳出去,我可是決不輕饒的。”

“您放心!”杜媽媽見太夫人心情好,捏了嘴巴做著怪樣兒逗太夫人開心,“我保證一個音也不漏。”

屋裏並沒有別人,太夫人和十一娘都笑了起來。

“大哥的意思,他想請幾天假,一來是回去看看,二來把英娘送回去。等他從余杭回來,再正式議親。”十一娘笑道,“我想著兩個孩子都不大,特別是英娘,還沒有及笄,我四嫂肯定舍不得。大哥回來再議親也不遲。您看怎樣?”

“你們做主就行了!”太夫人笑道,“我準備好紅包只等著喝孫媳婦茶就行了!”

十一娘就說起這次來的主要目的:“大哥這次回余杭,主要是為了沿途遊歷一番。侯爺覺得機會難得,想讓謹哥兒也跟著去見識見識。可我覺得謹哥兒還小,一去大半年的,有些擔心。侯爺卻說,謹哥兒連西北都去過了,江南是富庶之地,太平盛世的,還怕遇到什麽事不成?他今年都十歲了,如果能大江南北的走走,開了眼界不說,這心胸也會跟著開闊起來,行事也就大方沉穩了。我聽侯爺說的也有道理,一時反而不知道該怎麽好了,就來和娘商量……”

太夫人聽著沉默下來。

十一娘和徐令宜擔心的就是太夫人的阻撓。

她悄悄朝著杜媽媽使了個眼色。

杜媽媽會意,笑道:“哎呀,我們六少爺可真是個有福氣的。前幾天剛跟著侯爺去了趟西北,又要跟舅老爺去江南了。我活了快五十幾歲了,最遠也不過是跟著太夫人去了趟老家。可見我們六少爺以後就是個有出息的……”

太夫人微闔著眼睛端坐在那裏不停地撚著沉香木的佛珠,如老僧入定。

十一娘不由急起來。

杜媽媽就朝著西北邊指了指。

十一娘想了想,這才會意過來──杜媽媽這是讓自己找二夫人出面說項。

只是不知道二夫人願不願意趟這趟渾水。

可要是今天不把話說完了,以後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這樣的機會。

十一娘立刻招琥珀進來到附耳交待了兩句。

不過半柱香的功夫,二夫人就到了。

“四弟妹在啊!”她淡淡地笑著和十一娘打了個招呼,太夫人睜開了眼睛:“你怎麽來了?”

“想到您這裏來借點東西。”二夫人笑道,“你們是不是有什麽事在商量?要不,我等會再來吧?”說著,就要告辭。

“沒什麽事!”太夫人忙留二夫人,“在說謹哥兒的事,已經說完了。”

杜媽媽已經說了很多話了,再不敢多說,這話題卻不能斷了,十一娘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這樣說來,是跟著羅舅爺,身帶還有英娘照顧了?”二夫人沉吟道,“舅老爺雖然是有名的少年老成,行事沉穩,英娘也溫柔大方、細心體貼知道照顧人,可畢竟一個是老爺,沒有婦人細心,一個是年幼,沒有個主見。我看,這身邊得帶幾個得力的媽媽才行!”

她人剛開始說的時候,神色間露贊同之意,聽著聽著,眉頭蹙了起了。顯然對二夫人的話也很不滿意。

二夫人卻如沒有發現似的,繼續對十一娘道:“我看你身邊,管事家的不錯,宋媽媽也行,不過,要是讓她們跟謹哥兒去了余杭,只怕你身邊沒個得力的了。好在現在有諄哥兒媳婦,她身邊那個袁寶柱家的也不錯。家裏的事倒可以幫著四弟妹分擔分擔……”

她的行事做派和平常完全一樣,一點也看不出來是被請來的。不停地提著要求,而且要求越來越苛刻,待她說到“護衛八十,官船兩艘,用永平侯的拜帖”時,太夫人的神色慢慢開始緩和,待到太夫人開口說出“這也不行,全是些內宅的婦人,怎麽也要派幾個回事處的管事”這樣的話時,十一娘長長地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