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第2/2頁)

老人家是怕她去世後孩子們在守孝,因此拖大了年紀……

“娘,你別想那麽多。”十一娘忙安慰她,“等過些日子您好了,我們就去提親!”

“不行!”太夫人斬釘截鐵地道,“明天,明天你就去提親!”

十一娘還想勸勸太夫人不要這麽悲觀,徐令宜開了腔:“那就明天去一趟弓弦胡同。”

太夫人聞言,表情松了下來:“你可記得!你可記得!”聲音漸漸低了下去,閉了眼睛。

徐令宜嚇了一大跳,十一娘的心弦也繃了起來,二夫人更是輕輕地把手指放到了太夫人的鼻下。良久,朝著徐令宜十一娘搖了搖頭。

三人這才齊齊松了口氣。

十一娘和徐令宜出了內室說話。

“我看這件事早定下來也好。”他沉吟道,“要是振興外放了,就更不好辦了!”

“好!”十一娘道,“我明天就去弓弦胡同一趟。”然後轉身去了徐嗣誡那裏。

學堂的課都停了。

徐嗣誡正端坐在書桌寫練字。看見母親,他忙擱了筆。

“您怎麽過來了?”他扶十一娘到臨窗的大炕坐了,親自沏了杯茶,“祖母歇下了?”

十一娘點頭,啜了口茶:“這是什麽茶,味道還挺不錯的。”

“是黃山毛峰。”徐嗣誡道,“母親要是喜歡,我等會讓他們送些過去。”又道,“是王允給四哥的。”

“我對喝茶不講究。”十一娘笑道,“也不大喝得出味道來,你留著喝吧!”說著,神色間閃過一絲猶豫。

對於關心的人自然看得清楚。

既然母親不好意思說,他就先提吧!

徐嗣誡笑道:“母親,您是不是有什麽事要和我說?”

“還是有個事!”十一娘望著徐嗣誡還有些稚嫩的面孔,斟酌道,“如果我讓英娘以後一直留在我們身邊,你覺得好不好?”

“好啊!”不知道為什麽,徐嗣誡聽著心裏有點高興,“大表妹性情開朗,又懂花草,她在您身邊,你也有個做伴的人……”說到這裏,他不由啞然。

女孩子大了,自然要嫁人的,母親想把她永遠留在身邊,好像有點不大可能……可母親也不是那種信口開河隨意說話的人……

念頭一閃而過,有個大膽的想法突然躍了出來。

他不由臉色緋紅。

“母親……”望著十一娘半晌說不出話來。

十一娘見他理解了自己的意思,笑著點了點頭,又問他:“好不好?”

徐嗣誡的臉這下子紅得能滴出血來。

他低下頭,期期艾艾地不敢看十一娘。突然說了句“我,我給您沏茶去”,端了十一娘的茶盅就出了門。

十一娘不由抿了嘴笑。

第二天去了弓弦胡同。

“大家的事怎樣了?”王姨娘恭敬地把十一娘請到了書房。

“正在侯吏部的缺。”羅振興穿了件半新不舊的葛色杭綢長衫,襯著白凈微胖的面龐。有著中年人特有的沉穩。十一娘突然自己第一次進京,羅振興在通州碼頭接她時候的模樣。

英俊挺拔……

突然很理解羅振興為什麽外放了!

“二叔和三叔怎麽說?”這對羅家是大事,肯定是要商量兩位還在仕途上的叔叔。

羅振興卻沒有注意到妹妹的這些細小情緒:“二叔覺得應該再慎重些,三叔卻覺得不錯。”他不太習慣和女子說這種事,哪怕這個女子是他的妹妹也一樣,簡單的兩句後就轉移了話題:“聽說太夫人能下地走路了?”

十一娘見他不願意講,也就不好再問,趁機和羅振興說了一會太夫的情病,然後提起被太夫人關心的這樁婚事來。

“你讓媒婆來提親吧!”羅振興道,“最好趕在三月底之前把婚事定下來。就算是我走了,到時候你也可以直接到余杭去接親。”

十一娘笑著道了謝,出門就去了永昌侯府。

“你不會是要我去做那便宜的媒人吧?”黃三奶奶看著打趣。

十一娘不由尷尬地笑。

“真是讓我去做媒人?”英三奶奶不由驚呼,然後笑起來,“不過這次說好了,得給我做雙倍的鞋子才行!”

“姐姐可真是獅子大開口啊!”

“我怎麽也值這個價碼吧?”

兩人互相調侃了一番,十一娘這才把事情的經過跟黃三奶奶說了。

“好啊!”黃三奶奶笑道,“親上加親的,再好不過了。”和十一娘說好了上門提親的日子,十一娘就起身告辭了。

出了公主巷,立刻差人去給羅振興報信,他也好請個媒人。

沒幾日,兩家正式交換了庚帖,又三日,寫了婚書,下了小定。太夫人的身體也一天一天的好起來,端午節的時候,甚至和幾個孩子去放了河燈。大家這才敢高聲祝賀。徐家又恢得了原來的歡快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