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第2/2頁)

十一娘低聲應“是”,扶著太後去了偏殿。

大覺寺的主持五十多歲,中等身材,腰身挺得筆直,目光稅利,看上去威嚴有氣度。與她的身份非常的符合。而跟著她身後的女尼,正是花信年華,雖然灰衣布衫,卻難掩其明眸皓齒,讓人看了不由暗暗可惜,這樣漂亮的一個女子,怎麽就出了家的。

十一娘看了卻是苦笑。

這世界真是小。

沒想到竟然在慈寧宮碰見了楊氏。

楊氏顯然已經知道十一娘陪著太後,對她的出現並不意外。

她微笑著朝十一娘點頭,帶著幾分他鄉遇故知的親昵。

大覺寺的主持正在向太後娘娘引薦她:“……這是我的關門弟子,法號鏡空,能斷文識字,精曉《六祖壇經》。我已立她繼承我的衣缽。所以今天特意帶來覲見太後娘娘。”

如果是平時,當然有些失禮。可大覺寺的主持帶著衣缽傳人來見太後娘娘,大覺寺又是皇家禪院,也算得上是名正方順了。

楊氏立刻上前給太後娘娘行禮。舉止端莊大方,立刻獲得了太後娘娘的好感:“你是哪裏人士?什麽進了大覺寺的?什麽時候削的發?”

楊氏嘴角微翕,大覺寺的主持已搶先一步笑道:“她是大興人士,從小體弱多病,家裏人就把她寄養在了觀世音菩薩的名下,又從小熟讀經書,長大後就進了大覺寺。說起來,削發已經有十幾年了”說得含含糊糊,顯然不想讓太後娘娘知道她真正的來歷。而太後顯然也不記得了,聽說她削發十幾年了,有些好奇地問楊氏:“你有多大了?”

楊氏恭敬地道:“貧尼今年有三十一歲了!”

太後娘娘聞言把楊氏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回頭對十一娘道:“沒想到鏡空大師還駐顏有術!”

楊氏謙遜道:“太後娘娘誇獎了。貧尼不過是知足常樂,少了嗔怒哀憎而已。”說著,眼角的余光瞥了十一娘一眼,略帶恭維地道,“太後娘娘身邊的是永平侯夫人吧?我瞧著永平侯夫人今年不過十七、八歲的樣子,可我聽說永平侯幼子今年都十四歲了,要說駐顏有術,永平侯夫人才是真正的駐顏有術啊!”

十七、八歲?

她年輕的時候就以穩沉出名,現在真是舉手投足更是不會出錯,又有了一份灑脫,怎麽看也不像個青春少艾的小姑娘了。真虧楊氏說得出口。

十一娘微微地笑:“鏡空大師過獎了!”

太後娘娘顯然很喜歡聽這樣的話,她攜了十一娘的手:“很多夫人當著我的面都說永平侯夫人容顏秀美。”原來只是礙於情面才勉強見一見大覺寺主持和楊氏的太後被挑起了說話的興趣,和她們說了半天的話,最後賞了大覺寺五千兩銀子的香油錢,五百斤沉香才端了茶。

用過午端,濟寧來了。

大家少不得寒暄了半天,十一娘走的時候,濟寧更是親自送到了慈寧宮門口。

十一娘笑著把太後娘娘打賞大寺覺的事告訴了濟寧。

濟寧淺淺地笑,朝著十一娘雙手合十:“多謝施主了。貧尼定會為永平侯爺、都指揮使祈福的!”

十一娘見她懂了自己的意思,笑著回了府,把太後要把徐嗣謹調回來、封賞徐嗣誡的事說了。徐令宜聽了直笑:“這件事我會來處理的。”說話間卻露出幾分猶豫來。

自從先帝駕崩,新帝雖然沒有封賞徐令宜什麽具體的職務,但徐令宜有太子少傅這個頭銜,開始天天上朝。

“侯爺要說什麽?”十一娘笑道。

“默言!”徐令宜握了她的手,“皇上想讓我掌管五軍都督府,兼任兵部侍郎。我推了……”說著,略帶幾分愧色地望著她。

做官也好,賺錢也好,不外是實現個人價值或提高生活品質。徐令宜早已經實現了他人的價值,他沒當官的這幾年,他們的生活品質也並沒有因此而降低。對於他來說,恐怕當不當官都沒有什麽意義了。

他是擔心她的面子上過不去吧!

而且她覺得徐令宜做這個決定,肯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推了就推了唄正好簡師傅說想把繡鋪的生意再擴展一些──想搭著做繡線的生意。天下繡線,十之八九出自湖州。侯爺有空,正好幫我們出出主意,想辦法聯絡聯絡湖州知府……”十一娘抿了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