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3/4頁)

“可不是麽。而且根本啥也練不出來,每次都只能刨出來一些鐵疙瘩。”他老婆附和道。

“我知道。當初上面明令要求煉鋼產量翻一番時,我曾去考察過一些。結果簡直不像話,那土堆子能叫煉鋼嗎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就像炒豆腐渣似的。所以我們單位不管上頭怎麽講,我都頂住了,就是不搞不去湊那個熱鬧”

牛局長說起之前的事還有點生氣,當初的事給他施加的壓力太大了。連他的副手都偷偷摸摸自己搞,被他狠狠罵了一頓後才收手。

現在好了

上面也明白亂搞是搞不好的。壓力沒有了,工作重新走上正軌

真是天也藍了,水也清了。

上層人士各有各的愁苦、歡喜。

平民百姓們也對這樣的發展議論紛紛。

就在臨水縣,王村帶領了一大堆村幹部去一個個村裏面動員,吩咐他們將田地裏成熟的糧食先收割好,要換一種新的雜交水稻的種子去播種。

村民們對這樣的命令不理解,紛紛操著一口鄉音說

“書記。前些天還動員我們加把幹,使勁幹我連家裏的鐵鍋都送過來了,現在又不收,你這不是糊弄我們嗎”

“是啊書記。大夥雖然聽你的,但你也不能出爾反爾啊”

“對啊。還有那個什麽增產的種子,這回到底靠不靠譜啊俺家之前用你說的什麽葡萄糖方法,地裏可是減產了四成呢”

王村聽到吐槽有些尷尬,但回想起董大長老臨走前的叮囑。

他再次自信滿滿地面對眾人的質疑,大聲道“鄉親們。前些日子董大長老過來拜訪大家的事還記得嗎”

一提出董大長老,所有紛亂反對的聲音都停止了,大家乖乖地看著王村,點頭。

“鄉親們,董大長老說了,辛苦大家了,但現在中科院已經研發出最新的煉鋼技術,很快設備就會運輸過來了到時候的產量比我們要高成千上萬倍。你說我們如果還堅持搞土法子,豈不是浪費人力物力財力,浪費先進的設備嗎”

“另外關於雜交水稻技術。這可是農科院弄出來超一流的技術。什麽叫超一流,那是比全世界都牛哄哄厲害的技術呢目前啊,只有俺們國內有而且已經有人種植出來了,真正可以超出10倍甚至20倍啊俺就恨不是第一個拿到種子的人。要不然憑借我們的勁頭,給它幹個30倍也沒問題啊”

若是溫筱暖在這裏聽到這放衛星的話,只怕會一口水噴出來,真是嘴巴一張,數字翻番啊

農民們面面相覷,他們不懂很多大道理,但聽到確切有可以翻番的新技術過來,他們心思便又活絡了一些。

說到底,大部分民眾們一直處於很狂熱的狀態,他們都相信自己的產地沒有長出十倍的糧食,是自己的方法掌握得不對,而不是地裏長不出十倍的糧食。

他們一邊虛報數據,一面又對報紙上其他村鎮的數據信以為真。

過了一會,又有一個農民大聲喊話“王村,俺相信你。俺這就回去搞個田跟著你幹。”

“鄉親們。大長老聽說我們連吃飯的大鍋都用上了,很感動又心疼,所以呢讓我給大家分發鍋和菜刀。你們誰家缺了的,等會過來登記一下。你們說,大長老對我們這麽關心,哪怕只是為了大長老,我們都得努力幹好好做”

王村文采有限,但只要是和大長老掛鉤,總是能讓民眾的情緒大範圍地被調動起來。

“行吧。既然董大長老都說了那我們都聽大長老的,讓幹啥幹啥,俺們聽你的。”一個農民站出來說。

“對,我們現在慢慢過上好日子了,政府和俺們那就是一條心的,書記說的俺們都沒意見。那我們啥時候開始種地”

部分人積極響應,還有部分人表情有些猶豫。

猶豫的人小聲說“書記。這家裏可以留幾畝地種別的嗎”他們是不太相信所謂的種子新技術,不想做試驗品。

這時,坐在最前面的老漢忽然起身,大聲道“什麽幾畝種幾畝不種俺聽大長老的,要種多少種多少誰敢不聽,俺老李家和他沒完。”

他站到旁邊的拖車上,舉起手大聲喊道“鄉親們。大長老這麽關心我們。我們現在的房子,地,甚至俺身上的衣服都是政府給的。俺們以前過的什麽日子,全家只有一條褲子穿,誰出門誰穿現在呢,家家戶戶都有衣服。”

“俺知道你們心裏的小九九是啥。不就是覺得廢了幾畝地的糧食和鐵鍋嗎,不就是舍不得嗎。老鄉們,若是放在舊社會,你們覺得俺們有機會浪費糧食和鐵鍋嗎一個個早被周扒皮剝削的什麽都沒了怎麽的,難不成你們還指望著永遠只撈好處,一點付出都不願意給的嗎都他媽是白眼狼不成”

老李越說越激動,大聲喊道“書記。俺們全家都支持那雜糧種子。啥時候來,俺們所有的地都種上。他們不信黨,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