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他首先看得是玉米。

這份方案首推的是緊湊型玉米雜交種培育,突破平展型玉米的產量極限,預估能有7769公斤的高產。

然後他有看向小麥方面,居然采用的是遠親小麥和牧草遠緣雜交出新品種。

而且還以這個為藍本,提出可育成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由此可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

雖然同為雜交品種,但大家的突破點都不一樣,李平平目光緊鎖。

這時,趙文勝慢慢踱步到這一桌,輕聲開口“看了之後,大家有什麽想法沒有”

雖然這一桌的人最年輕,但趙文勝,作為一個知道部分秘密的人,始終緊緊地關注著他們,因為做研究的藍領不少,但能開辟研究新路的頂端精英才是稀缺。

所以他對這些能在未來的農業新領域發光發熱的專家們最看重。

他也很期待,當這批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研究,還會引發怎樣的風暴。

李平平心中有些想法,但沒急著說話。李海被曬得黝黑的臉上帶著點遲疑,不過沒敢率先發言。

倒是李振喝了一口茶後,輕聲說“國家是想主推水稻嗎我看水稻方面的研究資料已經很全面啦。因為我是北方人,更看重小麥這份糧食,我覺得現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挺多的。”

趙文勝聞言心中一笑,不愧是在未來被稱為小麥遠緣雜交之父,科學院院士、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真一眼就瞅中了心頭好。

趙文勝說“哦是什麽”

“在二倍體作物中,只要兩組染色體上的基因保持協同和一致,性狀改良就可起作用。但小麥是六倍體,要六組染色體上的相關基因都保持協調和一致,自然會更難。正因為此,想要一個性狀改良的代謝網絡,穩定遺傳的雄性不育與恢復系統實現雜種優勢利用,難度很大。”

趙文勝聽著連連點頭,這些內容資料上沒有寫,李振能如此清晰地說出來,要麽是之前下過功夫研究,要麽就是專業能力超強,直接從資料得到的結論。

“但我之前翻了下資料,驚訝的發現有些突破性技術居然陳列了不少,比如這裏寫著基於小麥光溫敏不育系發現後,揭示了其不育機制、恢復性與強優勢規律、異交生物學等,攻克了育性恢復、高效制種、優勢組合三大技術瓶頸,創建二系雜交小麥育種體系。”

李振的聲音亢奮起來“如果這些問題的攻克技術都有,那麽後面的問題就很好解決,與其向全國推廣雜交水稻,不如推廣小麥。”

李平平眉頭皺了皺“我們應該把目光落在實處,雜交小麥尚有多個難關沒突破。而雜交水稻已經出了確切的產量報道。前期還是推廣雜交水稻比較好。”

“但是從雜交水稻上的資料看,他們更多的追求的是單產冠軍,在技術上搞的是專種專肥,有點錦標主義的味道吧,以這個畝產800公斤的超級稻為例,你看看這上面的要求,不僅需要高肥高水,陽光充沛,雨量充足,小環境氣候非常適合,還必須人工插秧、七天一打藥、人工除草和量身定造的配方精確施肥法等等,而且還強調前期多位農技專家時刻關注試驗田你覺得這些條件,哪些農民的田地能達到種植要求。”

“但是雜交小麥研究出來就不一樣了。它本身就是適應性最廣的種植物。你看看這裏寫的相關報告,氣候、灌溉等條件越苛刻,雜交小麥的表現就越突出,尤其在鹽堿地上表現特別優秀。我國北方三大城的鹽堿地面積達1000余萬畝之多,推廣雜交小麥是最穩妥的。”

李平平慢悠悠地說“你作為科研人員努力研究雜交小麥,我覺得沒問題。但現在的情況是,雜交水稻和玉米已經處於成熟發展階段,而雜交小麥還在產業化發展的初期,現在提普及雜交小麥有點好高鷺遠。再說了,雜交水稻現在不能在鹽堿地高產,不代表以後不可以這也會是我們研究員未來研究的重中之重。”

眼見李振和李平平莫名其妙在水稻和小麥誰更優越上爭鋒相對,趙文勝忍不住看向另外一位後世專家的李海。

此時的李海皮膚黝黑,格外的老實巴交。

當聽到趙文勝詢問他時,李海不好意思地揉了揉後腦勺,輕聲說“俺覺得各有優勢,不過俺最關注的的還是這雜交玉米。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地裏研究下緊湊型玉米了”

趙文勝“”

怪不得被後世的人被稱為緊湊型玉米育種第一人。

這三位“專家”果然是各有偏好啊。

趙文勝見這一桌討論的味越來越重。

他咳嗽一聲,說道“好了諸位課題討論時間結束。發給你們的每一份資料後面都留有三道理論思考題。各位可以將你們對哪些項目感興趣,以及對資料中的實驗項目的想法寫上去。請一定要用心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