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3頁)

比如以婦聯的聯系街道辦事處,挨家挨戶走訪群眾訪問情況,告訴她們婦聯存在的意義,就是為遭遇不公的女性撐腰。

又比如以婦聯的名義給失業的女性工作機會,讓她們不至於因反抗家暴男、出軌男等人,而沒了求生的希望。

溫筱暖整個人忙得飛起,一門心思都撲在這上面了。

其他諸如21世紀的官方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兔元59年來,以及繼續收購衛星、戰鬥機、電信基點等工作,她統統甩給了仇玟菓和陳明生,她只負責幫忙運輸一二。

整整一個月時間,她一個大佬都沒有見,每天不是在婦聯,就是在去婦聯辦公室的路上。

國家之前調給她的學習組成員也被她物盡其用,比如蒙詩詩就被她從國外調回來,專門負責對所有女性員工的洗腦性培訓,教導她們不要學什麽出嫁從夫之類的屁話,愛國愛黨愛自己

又比如徐輝這位男同志,本來是一個戴眼鏡的很愛過但稍顯仇富的男性,硬生生變成街道辦專門負責處理家暴男問題的彪悍男青年。以前他開口就是文藝男青年,天天擔憂梅鷹國會不會打過來,現在接地氣多了,每天擔心張三家家暴李四家重男輕女。

她不光是在努力構建完善的婦女舉報體系,也在宣傳上加大力度。

於是,民眾日報、光明報、南方新聞等幾家大型的全國型周刊都被溫筱暖要了一個普法的版面。這周在普及拐賣婦女兒童的刑罰,下一周就在號召被丈夫欺壓的妻子站起來,下下周就開始變成情感欄目,刊登一個個苦逼女人,當她們奮力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後獲得的改變。

這些全國性報紙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一開始幹巴巴地普及法律還沒有多少人看,等到了情感欄目,講述那些婦女們奮起反抗的故事後,購買報紙的流量就激增了。

h市的婦幼醫院,躺在床上的孕婦李淑芬愁眉苦臉,家裏通關關系知道這一胎是個女兒,她已經生了兩個女兒了,婆婆很不高興,鬧了好幾次。

前幾天街道辦事處的王主任去有孕婦的家庭,挨家挨戶講女娃好,自家婆婆開門笑嘻嘻地應了,關門就罵國家多管閑事,哪個家裏不需要個男丁繼承香火哦。這不,婆婆怕國家強行管理孕婦不讓打胎,二話不說就把她帶醫院來了。要她把這個孩子打掉,但李淑芬舍不得。

隔壁床的劉大姐是個熱心人,聽到這話後就把上的案例翻給她看,故事裏面就有幾個和她差不多經歷的媽媽,每一個媽媽的選擇都不一樣。

有一個媽媽選擇把孩子生下來,忍了,結果第四個還是個女娃,婆家嫌棄一定要她打胎,打胎之後後懷不上,還是被離婚了。

有一個媽媽選擇生下來,直接跑到婦聯狀告,婦聯調節後和平離婚,父親支付贍養費,婦聯幫忙安排工作,現在小日子過起來了,兩個女兒聰明伶俐得很,看著就是有出息的。

還有一個媽媽選擇打胎,但她同樣走婦聯的關系離婚,一個孩子都沒要,找了份新工作重新找了個疼愛她的老公。

劉大姐很熱情地說“小李啊。這日子都是自己的千萬別被什麽封建思想之類的禁錮住了你也不要有什麽心理負擔,你想想,古時候的女人都不能出門不能談對象呢。我們放在那時候豈不是要浸豬籠時代不一樣了,女人的活法也就不一樣了,多為自己考慮點,手頭一定要有自己賺的錢。我記得你是全職在家帶孩子吧你就是心太好了,他們只管讓你生不管養,這不就是造孽麽。你幹脆出去找工作,把孩子扔給孩子她爹和奶去養,我看他們會讓你一直生不。”

李淑芬聞言有些心動,她確實沒讀過很多書,但她知道沒錢寸步難行。婆婆敢拿捏她還不是因為她沒收入麽。若是真如上面說的可以找婦聯協商,可以找工作的話不過,這年頭哪裏有那麽多的工作

李淑芬把這個疑問問出來,劉大姐一拍大腿笑道“妹子。這你可算是問對人了最近一個月啊國家在全國範圍內大肆建廠呢,什麽肥皂廠、鋼筆廠、收音機廠、紡織廠、水泥廠等等,那花樣多得數都數不過來聽說是要加強和其他國家的貿易,所以在拼命建設呢。這些可不是我瞎說的,這都是報紙上有的,我媳婦就剛剛應聘上了縫紉機廠,哎呦那待遇好得我都眼紅了,你知道麽,工人只要做滿三年都可以免費送一台縫紉機啊這是新時代才有的好事哦,嘖嘖嘖真的是社會主義好啊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機會多得很”

李淑芬聽了越發心動,她低頭,手指輕輕摸上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暗暗下了一個決定。

劉大姐見又說動了一個被婆婆欺壓的孕婦,深藏功名路地離開,她是被婦聯發動的群眾,她的目的地是另一家重男輕女的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