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4頁)

“哥白尼先生不是瘋子——”

滿頭鮮血的青年被同事扶起,憤怒地對愚昧的人群大喊。

“他是上帝派來傳播真理的使者——他是科學家!”

人群一片噓聲,有人眼尖看到了青年小心保護在衣服下的書籍一角。

“他手上還有一本魔鬼的書籍!”

民眾尖叫著逼近。

藏在人群裏的托尼·斯塔克一把扯下鬥篷,劈手奪過那本灌注了科學對宗教的勇敢挑戰和不屈抗爭的書拔腿就跑。海德拉和格蘭特·巴圖克也掀開遮蔽面容的帽子,留在後面,攔下想要追上發明家的人。

“快去——”海德拉擋在激憤的人群前。

“一定要趕上!”格蘭特·巴圖克拼命朝發明家喊。

托尼·斯塔克瘋狂奔跑。他一生從未跑過如此之快:他將人群和謾罵甩在身後,將宗教和神權甩在身後,將黑暗和壓迫甩在身後;他跑向心中的那個地點,自從在教科書上看到就從未忘記的地點,那個標記著世界科學的開端、和個人生命的終點的地點。

他奮力跑向那個被殘酷迫害,窮困潦倒的孤獨之人,跑進弗龍堡大教堂,跨上箭樓,踹開房門,打破沉寂,呼吸急促撲到床邊,顫抖地舉起一本書。

“印出來了!”

他跪在這個一生都不被人所了解,飽受唾罵的老人身旁,顫抖地舉起手中的書。

“《天體運行論》——它印出來了!”

托尼·斯塔克將這本巨著放在被子上,並拉住老人的手,小心翼翼放到書上。

那雙蒼老的眼睛慢慢從房梁上移開。老人費力轉頭,看向這個滿頭是汗的陌生年輕人,驚訝地從年輕人的眼睛中探尋到了科學的火焰。

那是他從來沒有在任何人身上發現的,多少年來獨屬於他的,孤獨的熱火。

這是個科學家。

這個認知化作一道電光,劈醒了混沌的思維。

他昏沉沉的眼睛突然迸發出強烈的光芒,充滿希冀地注視陌生的年輕科學家。

在生命的最後,連他也忍不住心生懷疑,想要一份肯定......哪怕只是陌生人的一句話都可以。

‘……我做的這一切,真的有用嗎?’

他的眼裏飽含自我質疑。

這個從未謀面的陌生人毫不猶豫握住他的手。

“你的思想不會被黑暗世紀的卑怯所玷染,你的呼聲不會被愚妄之徒的叫囂所淹沒。這顆地雷終將引爆,帶來一個空前偉大的時代。”

來自未來的科學家死死盯著過去的偉人,一字一頓,鄭重其事。

對這個其著作在他青春叛逆的時代震撼了他孤獨心靈的偉人說。

“這本書將粉碎上帝創世的神話,把自然科學從神學中剝離。科學將從你開始,發表獨立宣言,站起身反對神權,將人類從居於統治地位的庸俗哲學中解放出來!

“總有一天,整個世界的人都會知道,地球是圓的,圍繞著太陽旋轉——

“——哥白尼先生!”

尼古拉·哥白尼終是淚雨滂沱。

他像閱兵一樣,用他瘦削、幹枯、疲憊、無力的手指,觸摸他心愛的書,他的信念,他的靈魂,激動地熱淚留到腮邊。

他顫抖著劃開書頁,看著宣稱書中理論不一定代表星星在空間中的真正運動的序言,露出一抹不屬於垂暮老人的狡黠笑容,擡頭對陌生人得意地眨眨眼,好像是在炫耀。

‘你看,我成功了。’

在漫長的歲月裏,他曾經遲疑不決,害怕這本著作的出版會引起教會對這一新興科學理論的迫害。因為他的一生承受了無數的汙蔑和詆毀,遭受沉重的非難和迫害,身邊滿是教會安插的密探和奸細。

為了保護這件武器,保護後世的探索者,他特意用教會懶於翻譯的晦澀拉丁文書寫,並委托他的朋友假造一篇不知所謂的前言為真理附上鎧甲,成功耍弄了教會和學術界。

這個孤獨的科學家,在最後壞心眼地當了回騙子,把這件重量級的武器安全地送達到後世人的手裏。

這一天,尼古拉·哥白尼出版了《天體運行論》。

這一天,他懷抱他的著作,在某個不知名,但是真心實意贊同他的男人的守候下,想著他埋下的地雷所能掀起的滔天巨浪,心滿意足停止了呼吸。

以哥白尼的死亡為起點,一場席卷歐洲,粉碎神權的近代科學革命掀開了曠日持久的呐喊。

終於,在哥白尼躺在墳墓裏等待了整整二十一年後,引爆地雷的人降生了。

“地球是動的!”

伽利略·伽利雷站在台上,堅定地朝蒙昧的中世紀和霸道冷酷的神權大聲質疑。

他所抗爭的已經不只是在宇宙中地球和太陽究竟誰繞誰轉動,不單純是對一個客觀真實的定論。達官顯貴們已經在地球的中心投擲了輸不起的巨額賭注:地位、財富、秩序、榮耀、權威、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