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露餡+對線(第2/4頁)

趙曙想起曹太後的外甥女,自己青梅竹馬的老婆:“滔滔很好。”民間都說天子娶兒媳,皇後嫁閨女。雖然聽起來有點倫理上的問題,但這不重要,反正是過繼的。

趙禎揉著腰問他:“你為什麽發瘋?”你又不是朕的親兒子,就算唐朝的風疾代代相傳,宗室倒沒這個毛病,看來只在皇帝間互相傳遞,也不應該傳給你啊。

“……太醫都不曉得,我哪裏曉得。”憋得恨了,突然放松下來就病倒了。剛開始他甚至懷疑仁宗不是真的死了,只是試探他什麽反應。

趙曙還想維持姿態,依然穿儒生衣冠,節儉的僅有坐席和書箱,對現在的生活倒是很適應,唯有一點不行,那就是太宗時常抓他們的武術訓練,非得學會不可。

他們甚至懷疑這是宋太*祖折磨他們的辦法,使用蹲馬步等酷刑,明面上是教育,實際上是折磨。證據也有,那就是好疼啊好疼啊好疼啊!

郭榮的拳法技術卻更加進步,他和很多強手對練,還強行擠進猛將們的俱樂部,在每月兩次的擂台戰上打的不亦樂乎,很快就把他錘翻在地:“趙匡胤,趙玄郎,你現在不行了,莫非是被酒色掏空了身體?”

“可能是。”

賀後&宋後柔柔弱弱的反駁:“呸!分明是被王安石愁的。”

“分明是為了朝廷不抑土地兼並發愁,怪我們姐妹做什麽。”

以前說皇帝被酒色掏空,那都是別的妃妾的過錯,現在沒地方賴,她們絕不承認這汙名。雖然性格溫柔,也必須得抗爭,更何況現在仨人在一起只能打打牌,說些情話。

郭榮挑眉:“你不看好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他倒覺得很好,拿給自己也可以用,有九成革新很正確,至於在實際操作上嘛,只貶官不殺人,什麽法律都推行不下去。改革最大的阻礙不在民間,在朝廷。

趙匡胤知道他會怎麽看,這位陛下當年也是嚴刑峻法,只要違法就殺掉,由此才快速制造了盛世,整頓風氣。

他搖搖頭:“看起來有效,只恐改弦更張不能順應人心。還有貪官汙吏趁機取利。”

皇帝們都想不出來貪官汙吏會如何貪汙和勒索百姓,畢竟在這方面,他們才是專業的。

趙禎嘆了口氣:“我大宋何至於落得一個積貧積弱的評價?”我幹的還不錯呀。

趙恒沉思良久,緩緩說:“王安石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說的倒是不錯。”要不是他現在變成了鬼,他差點在劉娥的碎碎念之下變成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現在雖然相信有鬼神,但更相信人應該自強不息,不要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庇佑’。

趙曙感覺自己要被扣一口黑鍋,就悄悄溜走。

周宋兩代皇帝開始探討王安石變法,以及反對黨司馬光,還有夾在二人之間跟誰都是朋友的蘇軾。順手把趙光義從樹上叫下來。

趙匡胤:“你又不是猴。就算是動物,你也是個熊,上樹幹什麽。”

郭榮嗤的一笑:“熊會上樹。”

趙光義無縫銜接:“青苗法嘛,嗯……依我之見,改變制度是一件傷筋動骨的事。”

郭榮冷笑:“不錯,未免傷筋動骨,就幹脆一動不動。令軍士成為賤籍,好漢不肯充軍。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讓他們兼並土地減稅,賦稅加諸於越來越少的百姓身上,百姓為尋避稅,或成為流民,或出家為僧。”皇帝可以想著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士大夫如果也這麽想,那就是僭越。

趙匡胤:“現在還不錯。據我所知,國力有些提高。”

這話沒錯,於是結束了爭論。

……

皇帝們除了各自忙碌,精誠合作或互相攻擊、攀比,這三種狀態時常處於交集、並集或同時存在。

李治把父親的個人傳記從‘傳奇’改成真實歷史,然後怎麽看都是武俠一類,市面上流行的那些俠客小說,沒有一個比得上他。從少年成名,到一次次驚險獲勝斬殺敵方將領,再到後來把敵人變成自己人,二十多歲完成從建國到篡位登基的所有事,呃,他寫完都覺得,只有我阿耶這樣的,才能說是天命所歸。

李世民點點頭:“這正是我自己不寫的緣故。”殺入重圍到底有什麽難的?輕騎減從殺入敵營雖然危險但是不會死。別的皇帝都在怕什麽?

他知道自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更是炫耀武功式的明知故問。別的皇帝怕,因為他們弱。自己對臣下的信任和寬容都來自於實力——反正你也掀不起風浪,就放過你啦。

想鄙視一下宋朝皇室的教育,好好的皇帝,天下之主,怎麽連百步穿楊的技藝都沒有。就算是以仁而著稱的宋仁宗,還是把狄青辜負到郁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