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洪武結束(第2/4頁)

周瑜一臉淡定:“我頭一次知道我是氣死的。”就古往今來的神童來說,成名太早的就容易死。更何況根據醫館的調查結果,他可能和唐朝全家一個毛病。

孫策優哉遊哉的喝著甜湯,他沒什麽話可說。

再往後的皇帝們,各自生氣。

李世民看自己還算可以,反倒是楊堅更慘一點,簡直是楊堅被女人坑害的一生。把因為政治立場不合而廢太子這種大事,簡單的寫成了因為獨孤皇後偏愛二兒子,楊堅雖然好色但是有悍婦管轄,在悍婦死後不久就把自己糟蹋死。他的後妃們,被楊廣奪魁,然後被各路諸侯瓜分,李淵被其中兩個妃妾誘惑,不得不謀反。

李世民看的滿頭問號,頭發都快被問號變卷了。

爭霸天下這種大事,怎麽可能僅僅和兩個女人有關呢?

我姐的故事倒是沒少,我阿耶為什麽被寫的這樣窩囊?

爭霸期間的故事雖然有些離譜,有些不該出現的武器,但這種藝術性的加工還可以。縱然程咬金氣哼哼的表示自己不用板斧,還是能看得下去。畢竟關系和性格大差不差。

羅貫中寫打仗的場面寫的真不錯,雖然有時代差距,但一看就是真見過打仗的,不是那種坐井觀天的文人。

再往後看,看到天下大定之後,那兩個妃妾又與太子和李元吉偷情,定計要殺秦王,秦王李世民深夜散步時聽見了聲音,想提醒又怕骨肉至親,把自己的腰帶系在門口,提醒哥哥說自己知道了。那倆妃妾直接拿著秦王的腰帶說秦王昨夜欲圖不軌,皇帝就信了。

李世民把書扔了:“全都是蠢人。阿兄不會做這種事,李元吉倒是差不多。他以為皇宮有多小?宮妃能隨意進出東宮?退一步說,我深夜散步去太子宮裏,我帶刀了嗎?”

長孫無病本來在旁邊寫文章,被他扔小說嚇了一跳:“早跟你說了,別看著東西自討沒趣。”

“宮制的腰帶款式相差不大,又不留名,誰知道那是誰的腰帶?再退一步,就算我留下了,阿耶能相信她們的蠢話嗎?”他或許會懷疑我對皇位圖謀不軌,但他絕不會懷疑我欲圖不軌。

“再退一步”那倆妃子說她們奮力抵抗了秦王,阿耶居然信了!

如果僅僅兩個女人都能抵抗住我,他還擔心什麽。

長孫無病笑的花枝亂顫:“別退了,再退就掉坑裏了。你看看後面的。”

“不看,再往後該是雉奴和武氏了。現在真是,紙也便宜,印的也便宜,小說都變得這麽長。”

魏晉時期的故事很短,幾百字千余字一篇,到唐朝的小說稍長一些,幾千字一卷,到宋朝有一本。到現在,一尺高的一摞。宋朝的活字印刷,元朝的木刻活字和轉輪排字盤,就造就了長篇小說。

“你跳到安史之亂後面,看郭子儀他們打仗。”

“算了。”李世民悠然嘆氣:“朱元璋此人運氣和眼光都很獨到。”

天下英才何其多,開國皇帝只從自己老鄉中尋找,就夠用。正如劉邦的開國功臣大多在沛郡,雲台二十八將大多是南陽人,曹操的謀士是他老鄉潁川人,朱元璋在老家招募的班底中湊夠了開國功臣,還有侄子和義子。

每每看史書,或是日常散步時,看到那些失敗者感慨自己這裏沒有人才,人才到跑掉對面去了,他就覺得很好笑。人才為什麽跑到對面去?為什麽別人在親戚和鄉黨中能湊夠稱王稱霸的部屬?如果認為是謀臣勇將成就了帝王,那就錯了,大錯特錯。

閻君們出來散步透氣,方法各不相同。有人就地打坐,有人去高台上觀星望氣,有人提著小鋤頭給自己那一畝蔬菜松土——這位閻君就愛種地,有人看書休息。李世民則是抓緊時間看小說。

有人路過門口,聽到他的話,搭話道:“劉基給他說了義軍《九惡》,沒被殺,朱元璋真開始整頓軍紀,那次我就知道朱元璋穩了。”

自古以來,起義的部隊中都有人說了實話,指出弊病,然後被送到地府報道。

陰兵通常不與活人混居,會影響活人的健康,唯獨在軍營中例外。時常可以路過,探聽情況,也為了陰間調兵做好前期準備。

朱元璋的檄文中寫:“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此時距離石敬瑭割讓有429年,嶽飛在地府住了225年,南宋滅亡88年。

明朝只用了一年,就收服失地。

三呼過河而亡的宗澤,每次出門都能聽見有人彈唱怒發沖冠憑欄處的嶽飛,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以及無數宋朝的孤魂怨鬼,紛紛狂喜狂歡,開始贊美朱元璋。

不論是贊美明朝皇帝本人,還是歌頌這個事兒,總之就是:誇他!誇他!誇他!

文人們雖然接受了地府的教育和風氣,還是難改本來的習性,不敢直指自己當時的皇帝不好,原先只能誇前朝的皇帝好棒棒,現在還可以誇後來的朝代的皇帝很棒棒。前後兩邊的皇帝都誇了,中間剩下的就是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