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第3/4頁)

“賢妃貞婦,興國顯家可法……”巴拉巴拉說了一下婦女們的重要性:“閻君下令興修列女傳,也希望列位不要只寫男子尚武的故事,或是貞婦、蕩婦兩類婦女。當年劉向修列女傳,撰寫,寫賢母、賢後、多謀多智、節義、辯通,可謂百花齊放。即便是現在明朝期間,明太祖徐皇後也曾親自帶兵守城,怎麽傳揚開的就只有些殉節的女子?不要讓人間思想影響了陰間,同樣是唐朝的謝小娥傳,豈不更高妙?”

他倒是不反對女子殉節,夫妻倆感情太深非要殉葬不攔著,或是為了避免被賊所辱提前自殺,譬如黃巢和靖康時期,不論男女,跑不了的都應該給自己一個痛快,落在賊子手裏死的零零碎碎的更難過。但不能碰到事兒就知道一死了之,能跑就跑,跑不了就殺對方,把對方殺了比自殺還高明些。

別光誇那些自殺殉節的女子,能上陣殺敵的,譬如花木蘭、冼夫人、梁紅玉,也應該給她們寫故事,為人楷模。

“你們自擬題目,每人寫兩名女子平生演義。”魏征拍了拍旁邊的一摞書,這是在史書裏翻出來的、被旌表的、排除掉純自殺殉節的婦女們,以及民間記錄中的一些,從書法家,到懷揣利刃為父親報仇刺殺敵人的女子,到元朝改革紡織機的黃道婆,還有因為不斷上書勸皇帝勤政被冷落的妃子,從京城賣藝女子到臨朝稱制的劉太後,當然還有文人們最愛的李清照,以及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全家都善於書畫。

多種多樣,你們就選吧。

他們差點為了謝道韞、花木蘭、荀灌娘、紅拂女、梁紅玉打一架,這美人裏兩個能打仗,還有一個是女俠,可以敞開來編造故事,別的都不足以寫成長篇。

有人暗暗的想,我可真想寫《山陰公主艷史》《安樂公主艷史》。

魏征安排好這些事,依然不解恨,再去閻君殿前。

祖龍正和同僚們說:“看了收集來的這些惡心的沾衣裸袖即為失節的故事,才知道焚書是要緊事吧?”思想管制有什麽錯?孟姜女的故事已經在地府徹底列入違禁書目,後來唐太宗與蕭皇後的故事也加入其中。讓一群目光短淺坐井觀天的儒生探討如何治理國家,教化民眾,就會像現在這樣。

忠義節烈主要是對貴族士大夫及其妻女的要求,現在都往下推脫。平民百姓的寡婦就應該改嫁。

朱砂痣閻君氣哼哼的撕書:“燒了燒了,拉出去把人埋了。什麽玩意啊看了一眼就得嫁,你們都看過我真形圖,幸好石頭不分男女。阿政你幹什麽都對。”

好害羞,好多人看過我的身體,呸,害羞個屁。我這麽美。

“這件事對。你別想趁機擴軍。”

“翻修官道也不必。”

“派遣臥底也可以免了。”

揪頭發的閻君:“簡單粗暴,但是有效。”準確的說在你活著期間有效,嘿,你這次不死了。

抱著貓的閻君看看貓爪爪,又看看自己的腳,她特意換了美美的衣裙跑去找了一個裹小腳的女人要看她的腳,看完之後覺得自己腿疼:“燒燒燒!”

李世民正在旁邊喝藥,郁郁的拍著桌子:“唉。世風日下。”

多耽誤打馬球啊。

魏征:“拜見閻君,徽欽二宗什麽時候下地獄?他二人下地獄之後應該昭告天下以正視聽。”

李世民:不論心情好或不好,都能看見這個老農,然後心情會變得更糟。“讓你去管理演義小說,誰叫你管理昏君的去向?”

魏征嚴肅的露出一種‘且慢,我要開始進諫’的表情:“陛下,凡事都有始末緣由。”他就進行了‘近三百年來文人心態演變簡報’,因為靖康之恥後徽欽二宗恬不知恥搖尾乞憐靠著嗟來之食活了很多年,拒不殉國,又因為明英宗比徽欽二宗更甚,文人百官想以貞烈婦人遙相羞辱徽欽二宗以及甘願做妾的公主後妃,又不敢直言,就罵失節之人,皇帝假裝沒聽見,愚昧之人就以為說的只是普通婦女,漸漸變成現在這樣。

咱們唐朝提倡男子節義之夫,貞順之婦,房玄齡病重時叫夫人在自己死後改嫁,夫人為了表示不改嫁的決心把自己眼睛戳瞎了一只,嚇得房玄齡病都好了,這都是自願的,現在這麽過分,完全是因為徽欽二宗還沒下地獄。

愛我大唐。

進來送一份調查報告的都尉:“提倡節婦和裹小腳有什麽關系?孔武有力才能全節。”

魏征頓了頓:“文臣武將和百姓若有這般頭腦,哪至於朝朝代代都會亡國。”他們可是在戰況緊急時還會吃空餉,在國破家亡前夕還會內鬥不休的廢物,黨爭大過是非,個人愛好大過國家興亡。

李世民噸噸噸喝藥,感覺自己工作量更大了:“行了,徽欽、理、度四個正在審。靖康之難中遇害的百姓幾十萬,牽連在內的數百萬,失去半壁江山,數十州淪陷,連四川八柱,元朝入駐中原期間的事,他們都需要付些責任。度支部門被我抽走了五分之一,算了半年,尚未清算幹凈。若要在加上如今這些事,算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