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第2/3頁)

現在各地的學院、書院如雨後春筍,屢禁不止,閻君采取的方略和張居正一樣,就是禁止。結果也一樣,禁止不了,他們改頭換面叫讀書會、叫學習心得分享,繼續傳播自己的見解。其中有些人雖然古板,但和那六百人一樣,在道德上毫無瑕疵。其實引導風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開科舉,考什麽,學子就學什麽,采用哪種思想的士人,他們就把自己改頭換面塑造中某種思想。但這不是不行嘛。各地開辦官學還是可行的。

李適:“您甭想了,閻君已經定下位置,只等著他點頭同意。”

“可以兼任嘛。”武曌想了想:“他既然不惜把自己累死,到了現在,累也累不死,正好盡情工作。看看阿榮,茶葉和瓷器生意做到最大,周邊六國他都經手,一邊籌備建國,又回來復考了判官,工作了六年無一次紕漏,還利用工作間歇,撰寫了版本法律。又快要說服閻君,允許匠作監直接賣火炮給私人在外建國,建立秩序。這多幹練。”

遙想當年,忙朝政忙的顧不上和李治睡覺,我真有點慚愧。

李妙兒應聲撲倒在席子上,抱著她的腿:“娘啊饒了我吧。”

“沒讓你學。”

她立刻爬了起來。

……

閻君們現在為劉邦的事都要開始一起揪頭發了。

殿前放著一只又胖又大的烤駱駝,還有手抓飯和杏仁的香氣,不知道在腹腔內填充了什麽。

劉邦他到底抓住了怎樣的漏洞?

他怎麽能繞過地府的限制,去別的地方投胎,卻依然保持記憶回來?

那種能保護記憶去投胎的藥,偶爾有私下交易的情況,但在回來之後必須在三生石上照一照,用三生石做藥引,才能回憶起投胎前的事,如果沒照過是想不起來的。

就算他能花錢或是從自己的子孫後代手裏弄到一瓶藥,能去外國花錢打點了投胎,那麽投胎回來之後就是個普普通通的魂魄。外國的地府經常抓剛死來的鬼魂服勞役或是當做奴隸,他是怎麽擺脫這種事,維持自己的體面,最終不遠千裏的來到中國地府,又準確無誤的照了照三生石,想起自己是誰。

“現在作為劉邦這個身份就半被消除了,以後他在去投胎時,要不要清算劉邦這個身份的功過,就成了一個問題。我們雖然壓根沒打算清算這件事,但他這樣自己銷去身份,有點過分。”

“如果說這是巧合,我就把這只駱駝吃下去!”

地府的秩序中肯定有某種漏洞被他利用了!被利用的或許不只是一個地府的漏洞,不知道劉邦去過多少地府,深入研究了多少法律中的漏洞。閻君們相信別的地府的漏洞更多。

嬴政:“不要因為他送了一只烤駱駝,就認為他投胎去了產駱駝的西域諸國。”他說的話做的事都不可信。

李世民舉起新定做的鎏金舞馬銜杯銀壺:“來一杯嗎?”沒錯,我又頭疼了。不過這次是改良過的配方,好喝不苦。

閻君們嘴上說著:“我還沒頭疼。”

“只是想嘗嘗。”

“這是那個著名的秘方啊。”

誠實的各自喝了一杯進去。

入口微甜,有點金桔的香氣,喝進去只覺得清爽,清氣上升,心裏淤積的矯詔如枯苗遇春雨,稍有緩解,與此同時,還有淡淡的回甘。

“這是什麽?”

“金桔薄荷百花釀。用白玉承露盤在山頂上收集的無根水來浸泡。”李世民淡淡的炫耀:“內子親手準備的。”

不費勁,晚上拿幾個白玉盤放到山頂上,早上拿壺和漏鬥收集起來,然後浸泡一夜即可。

單身的閻君表示羨慕,不單身的閻君也有一點羨慕,從桌子下面拿出一盒海椒拌青芒果、薄荷糕,繼續頭疼。

海外傳入的辣椒,就簡單的名為海椒,和胡麻一樣的命名方式,連原產地都標出來。南方的鬼帶來的新鮮的食用方式,酸酸脆脆的青芒果,還有研的極細的紅紅海椒粉,加上一點點鹽。有些老鬼一吃,愛到坐在芒果樹下等著結果。不愛吃的拿著刷子去刷舌頭。

“我覺得還是這個。”一位閻君拿出一把山核桃,單手抓住倆,使勁一攥,捏碎:“這個讓人心裏頭更舒坦。”

他們正在分享解壓方式。

張居正心灰意冷的走到閻君殿門口,不惜名聲的萬丈豪情都被死後眼見的一幕幕打亂了。往裏看了一眼,頓時精神起來:(⊙_⊙)???我現在對於陰間的政治制度非常感興趣!十殿閻君為什麽只有九位,還是坐在一起的?人間傳說是每殿閻王負責的項目不同,一位負責詢問定罪,一位負責復核,一位負責定下去哪個地獄……還有人負責決定某個鬼魂投胎去誰家。

作為丞相他根本不相信這種事!全國每天多少人死生?死去的人都要由黑白無常捉走?那地府得有以十萬計的黑白無常分布在各州城府縣。每天死生的人以萬計,都由一位閻君或是幾個判官親自審核?這是應該的,人間所有判處死刑的案件也要由皇帝親自過目。每天出生的人也以萬計,難道誰投胎去誰家,都要由人親自制定?恕我直言,這效率不是很高,也不算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