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陌家村(第2/3頁)

編好了辮子,陌天巧從口袋裏小心地掏出一個紙包,打開:“天歌,來吃餅。”

陌天歌接過她遞來的東西,是一塊地瓜餅。她小聲地說:“謝謝。”

她平時是沒有糕點糖果吃的,母親一直生著病,雖然還到餓肚子的地步,卻也沒什麽余糧,只有逢年過節,爺爺家買了糖果,才會分到一些。

天巧和她哥哥天俊,是大伯的孩子,天巧對她很好,總是把自己的零食分她吃。

“一起吃吧。”

“嗯。”

兩人一路吃著,一起往祠堂走去。

陌家的族學,設在村西祠堂,村中一位老秀才是學堂的夫子,在此教導族中孩子念書。既是族學,凡是陌家村的孩子不需要交付學費就可入學。不過,村人世代在地裏刨食,大多只是希望孩子將來認得幾個大字,會數會算也就是了。孩子們早上來念過書,下午就去幫家裏幹活,只有幾個被寄予厚望的孩子才留到下午。

陌天歌兩人進了祠堂,屋裏已經坐滿了孩子,小的六七歲,大的十三四歲,都是男孩子,只有她們兩個是女孩。

世人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陌家族學也是如此,陌家村的女兒,極少有上學堂的,都是曉事起就幫著家裏料理家務,只有家境通達的人家,才將女兒送來識幾個字。

陌天巧就是如此。她是陌家族長的嫡系孫輩,因為是長孫女,又與長孫一母同胞,因此家中也高看她一等,不但名字從了兄弟,還一並送了學堂。

她與天歌二人,是這一輩裏惟二兩個從輩分取名的。

但,陌天歌的情況卻不相同。

陌天歌的母親,原是族長家的四姑娘,如今人稱四娘子。她並不是族長夫人所出,而是族長年輕時在外面所生,因此一家子待她十分冷淡,而且,她胎裏帶病,常年小病不斷,也就越發的受人冷落。

十年前,村裏來了一個書生在此借住,見過她幾次,不知怎的竟向族長求娶。族長雖不喜愛這個女兒,但也怕別人不懷好意,便說要他入贅留在村中,誰料這書生也不反對。不久兩人就成了親,在村中住了下來。

可惜,到了第三年,這書生要出趟遠門,卻是一去不回。

因為父親一去不回,她是惟一的血脈,天歌不但姓陌,名字也是隨了輩分,一直當男孩教養。

學堂內吵成一團的時候,裏間傳來一聲咳嗽,滿屋的孩子立刻安靜下來,一個須發半白面色威嚴的老夫子從裏間走出來。

看到學生們都乖乖坐著,無人吵鬧,老夫子滿意地點頭,從案上取了一卷書,開口道:“昨日的《弟子規》第一段都背熟了沒有?”

學堂內更加安靜了。這些孩子,只是為了識字而已,哪裏會認真讀書,教十個字會一半就不錯了。

老夫子皺眉,點名道:“陌天俊,你來背。”

陌天俊連忙站起來,臉卻皺成一團,渾沒有剛才欺負陌天歌時的囂張得意。

只聽他期期艾艾地開始背誦:“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老夫子點頭:“沒錯,繼續。”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出必告,反必、必……”念到這裏,他抓耳撓腮地想了一陣,卻是怎麽也背不出來。

偷偷擡頭看夫子的臉色,卻見夫子面色嚴肅,又連忙低下頭。

“哼!”夫子冷哼一聲,說道,“昨天晚上幹什麽去了?怎麽就背這麽點?”

陌天俊囁嚅兩聲,沒敢回答。

“手。”

聞言,陌天俊臉色苦得堪比苦膽,但又不敢違背夫子,只有走上前,小心翼翼地伸出左手。

夫子枯瘦的手握著戒尺,拍了他手心一下,陌天俊驚了驚,幹脆地攤平手,扭過頭不看。

戒尺高高擡起,“啪”重重地打在他手心,整個學堂的孩子都不敢出聲,生怕下一個是自己。

打了五下後,陌天俊的手心已經紅了,夫子收起戒尺:“下一個,陌天威。”

“是。”又一個孩子站起來,開始背,“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個孩子磕磕絆絆的,總算背全了,夫子終於舒了眉頭:“回去再背熟,下一個。”

感覺到天巧動來動去的,陌天歌低聲問:“天巧,怎麽了?”

陌天巧苦了臉,也低聲回道:“我也背不熟呢,不知道等下能不能背全。”

“趕緊趁現在背背,還來得及。”

“說的是。”陌天巧飛快地打開書頁,在心裏默誦起來。

“陌天歌。”

陌天歌連忙站起來:“是,夫子。”

她想了想,開始背誦:“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