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年代文裏的真愛(第5/6頁)

老師拿書本敲了敲桌子,“這套數學試卷是省四大高中聯合出的練習模擬卷,學校可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每個班都有,從這周開始,每周三套,一共十二套。好了,現在可以開始做了。”

蕭函大略看了一下,填空選擇包括計算大題,然後就開始拿筆做了起來。

蕭函剛穿過來沒多久,原身的記憶還沒有完全融合,而且原身的成績也不算高,想挖點數學學科的記憶知識點都是模模糊糊的,蕭函只能大致地做出七七八八,許多還是憑借直覺選填的答案。

也不是說蕭函隨便做的,上一世蕭函怎麽說也是混到大拿地位的人物,高一的數學題還是能應付得來的。

就像是學過大學高數後,再回頭看初高中的數學題,視角就處於高屋建瓴的優勢,一眼就能看穿,思維也會非常直接,只是解答過程不一定能正常來。

兩節課後的打鈴聲響起,老師一聲“收卷。”

不少學生都癱倒趴在課桌上,比如蕭函現在的同桌,“這練習卷怎麽這麽難啊,這高一還沒過完,高三豈不是更慘。”

蕭函剛把做完的試卷交給收卷子的同學,伸了伸懶腰,又推了推黑框眼鏡,原身小學的時候就開始近視,到現在已經有六百多度了,等什麽時候有機會了換隱形吧,整天戴眼鏡還是挺影響生活。

原身所在的這所高中,學生多半是走讀,也沒有晚自習,她也不例外。

放學後收拾好書包,走的時候路過同樓層的六班,看了一眼沒有程央,兩個父母為了照看孩子放心點,高中安排的也是同一所,父母還讓程音和程央每天放學一起回家。

只是後者從來就沒聽過,程音倒是老老實實地等了幾回,結果等到天黑也不見人。

校門口停靠著很多輛自行車,離家遠的走讀學生就是騎自行車上下學,但原身沒有,因為學校離家也就二十分鐘的路程。蕭函慢悠悠地往回走。

程家住的是老城區,八十平米的房子,一家四口也能住下,“我回來了。”蕭函開門進來,同時道了一聲。

“程音回來了啊。”從廚房出來的是原身的繼母,程央的親生母親孫萍,手抹了抹圍裙,也是下班回來沒多久。

“阿姨。”蕭函像原身一樣乖巧地叫道,

孫萍看了一眼她身後,沒有別的人,“程央沒和你一塊回來啊。”

蕭函搖了搖頭,“我去她班裏的時候,沒見到她。”

孫萍有些失望嘆氣,“這孩子不知道又去哪裏野了。”

然後又對蕭函笑道,“你先看會電視吧,我在廚房做飯,等你爸和程央回來了,就可以吃了。”

“我回房間寫會作業。”

蕭函回到房間,順便帶上門,本來新家是讓程央程音住同一個房間的,但程央堅持要獨立的房間,程父就請人做了隔間,本來兩室一廳的被改成了三室一廳,為此還花了不少錢,而被一分為二的房間自然大不到哪裏去,一張小書桌和緊挨著墻的一米八的床。

程父和孫萍兩人都是普通工作,程家也只是小康家庭。

程央的父親是一名警察,也姓程,可惜早年殉職,孫萍雖然拿著撫恤金,但一個人帶著孩子過的還是比較辛苦,後來經人介紹認識了程父,覺得他厚道又可靠,兩人又處得來,便在一起了。

相比起程音對父親再婚早有心理準備,又是習慣了乖順,沒有任何的異議,程央對新家庭表現得很抵觸,對程父和程音都冷冷的。她個性叛逆,又處於青春期的中二,哪怕對親媽都像刺猬一樣,孫萍自喪夫後忙就著掙錢養家,無心管教女兒,以致於程央越來越叛逆,逃課打架泡網吧,成績交白卷都成了常事。

再婚後生活也穩定了,孫萍再想管女兒,卻更加激起程央的逆反心,嘗試了一兩次後,孫萍也只有放任著,加上因為再婚的事對女兒心裏有愧,所以更加小心翼翼地對待女兒,怕女兒和她再疏遠了。

程父是個老好人,對再婚的對象程父要求不多,對他女兒好,能照顧家裏,讓他有個伴,他和孫萍也是真的看對眼了,又覺得她賢良淑德,會操持家裏,沒有什麽不樂意的。結婚後也把繼女程音當親生女兒一樣,他也知道程央對他這個繼父和新家庭很抵觸,但也盡力包容善待她。

孫萍也沒有虧待過繼女,親生女兒有的衣服書包,她也有,平時的生活照顧都沒缺過。

這對父母算不上偏心,只是會哭會鬧的孩子不說有糖吃,但會吸引走更多的注意力也是常有的事。

而且程父和孫萍都不是那種嚴厲管教子女的父母,也不懂因材施教,能做的就是盡量給程央和程音提供好一點的物質條件,能滿足的盡量滿足。

原身是安靜懂事,但太沉悶了,有什麽事也不會說,在家裏有程央一個叛逆惹事的孩子在,自然父母容易忽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