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4頁)

她鮮少發脾氣,說話的語調也向來輕緩,不慌不急,可越是這樣,葉母被她看著,便越是心虛。

知道是瞞不過去,她與葉父對視一眼,便也只能認了。

“家中的驢車借給別人了,我和你爹正在找其他的營生。”葉母訕訕地說:“本是想找到了再告訴你,沒成想卻還是讓你知道了。”

“好端端的,驢車為何要借給別人?”

在農戶家中,有一輛驢車也是十分難得,平日裏葉家就靠著這輛驢車維持生計,怎麽能說借就借了?

葉母面上便不禁露出幾分苦澀。

她看了葉父一眼,葉父也是悶頭不語,她只道:“這也是沒辦法。”

家中有一個負責瑞王府采買的營生,後來又多了一個定國公府,有這個營生在,他們本來也不必擔憂生計了。可偏偏之前葉父斷了腿,腿斷了不能駕車,可采買的活計不能丟,索性那些菜蔬也是從村中收的,他們便在村子裏找了一個人,幫著每日將菜蔬送過去,按日子給他算銀錢。

起初也是好的,架不住葉明蓁回了國公府,村子裏的人便都知道了,原來他們的女兒不是他們親生,竟是撿來的!

葉家村中的村民都是沾親帶故,他們無兒無女,年紀又大了,村中的其他人便不禁生出了其他的念頭。這些事情,早在葉母懷孕前她便嘗過一回滋味,如今卻是又嘗了一回。

他們的養女成了高高在上的國公千金,村子裏的人也不敢做的太過分,而采買的營生又實在是輕松錢又多,第一個動了念頭的便是他們請來幫忙的人。

他以葉父腿腳不便當借口,將這營生接了過去,又強硬地將驢車借走,美名其曰是要分擔,可分到葉父手中的銀子卻是一日比一日少。而後又是村中的其他親眷上門來,要給他們過繼一個兒子,即便是到了城中,離了葉家村遠遠的,可還是時不時有人上門來。

葉明蓁成了國公府千金,又知恩圖報,時不時回來看他們,眾人便以為他們也跟著雞犬升天,連上門借銀子的人也不少,個個借口都理直氣壯。葉父葉母想不答應,就說驢車與營生一事,他們都特地請了村長與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過來遊說,只壓得他們苦口難言。

他們也不敢告訴葉明蓁,怕因此而牽連葉明蓁。真要說起來,這本來便是他們該有的遭遇,只是遲了十六年,重新來了而已。

“這麽大的事情,為何不和我說呢?”葉明蓁擰著眉:“你們也不想讓他們占這些便宜,為何還要答應。好好的營生給了別人,如今還要連累你們再去找新的活計。”

“那也是沒辦法,從前,其他村民們的確幫了我們不少,如今我們也得幫回去。”葉母說起來也是滿臉無奈:“你平日裏那麽忙,那京報這麽厲害,我們怎麽好用這些事情去讓你分神。”

葉明蓁:“此事辦起來也簡單,若你們不好推拒,我回去說一聲,只要瑞王府與國公府都認準爹來就是了。只是即便解決了此事,日後你們二人也還會有不少新的麻煩,我不在你們二人身邊,總不能事事都能照應。”

“是這個理。”

便是知道解決了一回還有第二回 ,葉父葉母也不敢與他們硬碰硬,只能忍了下來。

他們可知道,葉明蓁以後是要做太子妃的!

太子妃多厲害啊?那可是未來的皇後娘娘呢!他們何德何能,還能與未來的皇後娘娘平起平坐,越是這樣厲害的家族,規矩便越多,因此二人也更不敢多做什麽,唯恐會牽連葉明蓁。

還有更難聽的,葉母還沒說出來。

從前葉明蓁還在葉家村時,便時不時有人上門提親來,那會兒葉明蓁是個農家女,現在她是國公府千金了,依舊還有不少人長籲短嘆,遺憾不已。若是那時已經把人給定下了,等葉明蓁一認回親生爹娘,他們可就是國公府的親家啦!

那些話不堪入目,葉母都不敢說出來汙了葉明蓁的耳朵。

“蓁兒,我與你爹都是苦日子過慣了,如今還能住到城中來,也沒有什麽不滿的了。一個營生沒了,換一個營生就是了,也不是什麽大事。”

葉明蓁不贊同地看著他們,可葉父葉母都不想多提,她也就不強求。至於心中是如何想法,自然不與葉父葉母說。

她偷偷著來,到時候事情塵埃落定了,葉父葉母總不會還舍得訓斥她吧?

葉明蓁面上不顯,道:“若是爹愁生計,不如來幫我的忙吧。”

“幫你的忙?!”葉母又與葉父對視了一眼,不解地道:“你那京報這麽厲害,我們倆連字都還不認得呢,能幫上你什麽?”

“當然能了。”葉明蓁道:“只要爹有一輛驢車,便能幫上我了。”

“……”

可葉家如今連驢車都沒了,二人更是郁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