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十一個世界(第2/3頁)

他在家中休憩,並且思考下一步做什麽的時候,姚家的許多鋪子開始關門整修,這讓人更摸不著頭腦,有人去其他鋪子裏詢問,才發現,這些變化,姚家就連其他的掌櫃也沒有告訴,這便更讓人好奇了。

同時,姚琿坐著馬車,來到了距離最近,也是附近最大最出名的書院,要求見山長。平日裏對商賈沒有好眼色的山長那一天是含笑將姚琿送到門口的,還十分不舍,直到馬車都走遠了才折返,讓人十分不解。

就在城裏都在議論姚家最近的大動作時,姚家的鋪子終於再次開張了,一點宣傳都沒有,有人站在門口,打量著鋪子中的場景,似乎也沒有多少變化,不,他們的櫃子不一樣了。在看清楚的時候,人群裏忍不住發出了一聲驚呼:“天啊。”

變化最大的就是首飾鋪,不再是之前的木頭櫃子,首飾放在櫃子下,需要一盤盤端出來挑選。現在依舊是木頭的架子,但上方三分之一的地方,用透明地可以看見裏面的材料組成,不需要打開拿出,就能夠看見裏面琳瑯滿目的漂亮飾品。

還有櫃台上的鏡子,也不是銅鏡,這個奇特的新物品,可以完全將人的樣子給照出來,清楚地讓一名顧客差點以為是妖物,嚇得脫手,若不是旁邊的店小二反應快,就直接摔碎了。

等各個掌櫃解釋了這個透明的東西不是琉璃,而是玻璃,這兩個新東西都是他們三少爺給做出來的,一時間姚家鋪子人員絡繹不絕,一直到了歇業的時候,鋪子裏面都還人滿為患,即使不買東西,都想去摸一摸玻璃和鏡子。

而另一邊,書院裏也知道了為什麽那天山長的心情很好了,姚家派了人,來把書院的窗戶全部換成了玻璃材質,這樣一來,書生學子們在室內讀書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冬天為了光線必須受凍了。而且聽說,姚家給了這些東西,沒有要一分錢,這樣的舉動,無疑讓姚家在當地文人眼中的名聲好了幾分。

姚良身邊的小廝手舞足蹈繪聲繪色地將人們爭相購買,還有秀才寫了詩來誇贊的盛況描述了一遍,他滿意地吃著水果,家裏對他這裏的好,也陡然上了一個台階,姚良沒有關注後續的販賣事宜,不過從幾個做生意的人腳下生風春風得意的模樣來看,玻璃和鏡子著實讓姚家狠賺了一筆。

接下裏的事情正如他所料,只不過他以為姚父只是將東西獻上去,對方卻想著將玻璃方子也一並交上去,在看過書院的環境後,姚父立刻明白了這對天下的莘莘學子有多大的作用,而姚家的財富已經很多,樹大招風,倒不如將這個獻給皇家,還能討到好處。

姚良還沒有開口學著原身撒嬌耍賴要跟著去,姚父就點了他的名字,要他跟著車隊一起入京,順利地不可思議,就像之前做玻璃時那樣,他以為還會花更多的時間,多走一些彎路,結果工匠誤打誤撞找到了最正確的做法,就這樣成功了。

他這一愣神,姚父還以為他是不願意出遠門,掰開揉碎了給他講帶他出去的原因,還有進京城的好處,姚良裝出一副猶豫的模樣,像是磨不過父親一樣最終點頭答應了。

出發的那天,姚境豐帶上了姚良和姚琿,姚玨留在家中支撐家業,也算是一種鍛煉,其他人也沒有都留下。原身的母親非常擔心,在前一天拉著姚良不斷囑咐,又親自去看行李收拾得怎麽樣,又加入了不少東西,最後車隊裏多出了一輛車,裝著要你的餓東西,直到出發前還絮叨著各種注意事項,姚良看著,車隊都走出很遠以後,都還能看見模糊的人影站在門口。

在古代,坐馬車進行長途旅行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即使姚家的馬車經過了精心打造,也試著減輕了震動,車廂裏更是布置得柔軟無比,放著許多物品,能夠讓姚良在路途中打發時間。

但車廂裏沉悶的空氣,還有經過崎嶇不平道路時各種顛簸,還是讓他覺得在馬車中整個身體都是僵硬的,渾身酸疼,滋味也不比在外面騎馬要好多少。

不過在馬車上的時候,他可以擁有一個獨自的空間,方便他將自己的武功給撿起來,要真到了不得不闖入皇宮砍人的時候,這至少能讓他成功殺到衛梓楓面前。姚良其實還是挺期待這種場面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說:“當年我提著劍,從宮殿正門一路殺到了皇帝寢宮,砍瓜切菜血流漂杵”這樣的話。

足足走了一個多月,姚良才看見了京城的城門,當然,中途姚境豐和姚琿在每個城池都會停留下來做生意也是一種原因,姚良就看著姚父都走到路的一半以後,才開始寫信往京城遞消息,等他們慢悠悠走到目的地,恰好和信上的時間對應起來。

姚良掀開了馬車的簾子,擡頭看著京城的風光,正對上街邊酒樓上的一雙眼睛,但他的視線放在對方頭頂的位置上,系統常年沒有使用的功能終於再次上線,在這名看起來俊秀儒雅的男子打上了兩個字: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