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研究所和東山路一樣,都在南江的老城區一帶。

而且和許多城市老城區日漸冷清的情況不同,附近來來往往的人群未曾減少,永遠保留著童年記憶裏那種熱鬧而繁華的景象。

林晚記得離研究所不遠的地方,有一家遠近聞名的海鮮店。

她讓周衍川就近找地方把車停好,輕車熟路地帶他往目的地走。

街道兩邊都是頗具南洋風情的騎樓,從建築底層往外再擴展出與人行道同寬的外廊,遮陽避雨最有用不過。

林晚怕曬,專帶周衍川往騎樓鉆。

有時候遇上剛放學的小學生,就不得不跟他靠近一些,讓那幫嘰嘰喳喳的小豆丁從他們身邊魚貫而過。

“咦,原來現在還有這種汽水賣呢。”

又一次避讓行人後,林晚在一家老店面裏發現了童年回憶,當即付款買下兩瓶,然後順手分享給周衍川一瓶。

細長復古的玻璃瓶上貼著紅白色的包裝紙,周衍川拿在手裏看了半天,終於從記憶深處挖掘出一點印象。

好像是他小時候第一次來南江玩的時候,堂哥買過一瓶給他解渴。

林晚以為他有涼茶的陰影不敢喝,湊過來認真地說:“是蜜桃味的,不苦。我們小時候夏天都愛喝這個。”

“你從小住在南江?”

周衍川沒有當街飲食的習慣,修長的手指握住瓶頸,繼續往前走,“其實你長得不像南江本地人。”

她皮膚白皙細膩,身高在女孩子裏也算高挑。

鼻尖小巧微翹,唇型飽滿卻不厚,除了眼型偏圓眼窩也較深以外,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外地過來的。

“我媽媽是北方人。”林晚下意識回道。

周衍川:“北方哪裏?”

她長得也並不像北方姑娘,五官有種細膩的明媚感。

“滬城。”林晚清清嗓子,掐出吳儂軟語的腔調,“儂看我像伐?”

“……”

周衍川確信,她的確從小在這裏長大,除了中國最南邊的幾個省市,其他地區在他們眼中一律算作北方。

從研究所到海鮮店,短短十幾分鐘的路程。

林晚的目光一路流連著街邊小店,發現什麽新奇的就指給他看,幾次之後簡直讓周衍川懷疑,她會不會在眼睛裏裝了一個雷達,掃過去就能發現別人不曾留意的小角落。

可這種有點遊玩意味的步行,又不會讓人感到厭煩。

反而讓一段隔天就忘的普通街道,慢慢在記憶裏落了地、生了根。

好像很久以後回憶起來,還能記得關於它的聲音與氣味。

走走停停閑逛了一陣,兩人終於在晚飯高峰期抵達海鮮店。

運氣還算不錯,店內只剩最後一張小桌。

服務生過來問他們喝什麽茶,然後就叫他們去店外選海鮮。

“你去吧,”周衍川按照南江人的習慣,先用熱水燙碗筷,“想吃什麽自己選。”

“這麽闊氣?小心我吃到你破產。”林晚笑盈盈地留下一句“威脅”,跟在服務生身後出去點單了。

五月過後,所有海區進入休漁期。

店內出售的也全是養殖或進口海鮮,林晚雖然口口聲聲要吃到周衍川破產,可等她真的走到水箱前了,卻還是避開了那些價格昂貴的進口貨,只挑了些常見的品種。

廚房加工需要一段時間。

回到座位上,林晚喝了小半杯茶,才轉而問起正事:“你和曾楷文怎麽會有合作?”

周衍川看著她:“基金會想用無人機巡邏自然保護區,從而搭建更完善的數據網絡,曾先生找到我,希望星創能提供無人機和技術支持。”

這是一種比較新穎的合作方式。

以往檢測保護區的情況,要麽利用人工,要麽利用無線紅外監測儀。

前者費時費力還有危險,後者又容易受多方面影響出現故障。

林晚露出好奇的表情:“現在進行到哪個階段了?”

“才剛開始談,”周衍川單手搭在桌邊上,“等你入職,說不定就要接手這部分的工作。”

決定辭職之後,林晚就和曾楷文通過一次電話。

基金會的要求很明確,表示希望她將來不僅只做鳥類知識科普,言下之意,便是機會與挑戰並存,做不好可能就要打道回府。

林晚能離開研究所,就沒想繼續過以往那種單調安穩的生活。

她把雙手並到一起,做了個“拜托”的動作:“如果真是那樣,你多幫幫我。”

周衍川笑了笑,覺得難得見到她乖巧的一面。

不過林晚還是對基金會直接找星創合作感到好奇。

雖然如今她已經清楚,星創科技的實力很強,但基金會的體量顯然比星創大出太多倍。

按照一般思路來看,商業合作強強聯手,難道不該找像德森那種更出名的公司嗎?

面對她的疑問,周衍川淡淡地說:“有位看著我長大的叔叔,是曾楷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