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2/3頁)

收了這麽多禮兒院裏堆得亂七八糟的,玉玳吃過中午飯也睡不著,胤祐能專門讓奴才跑回來一趟叮囑羅察府上的事,玉玳就更加肯定這位羅大人就是康熙給兒子找的社會實踐課老師。這麽想來想去幹脆起身,叫人備上馬車,自己帶著管家準備好的禮兒,帶著人往羅察府上去。

羅察府在外城,外城跟內城比起來雖嘈雜繁亂許多,但在玉玳看來也熱鬧好玩很多。玉玳專門讓人慢些走,去羅府這一路她又搜羅了一堆零嘴兒,等到了羅府見著羅夫人的時候,這抱著的一堆零嘴直接就把把人羅夫人給逗笑了。

七福晉要來府上,當然有貝勒府的人先來打了招呼,遞了名帖。羅夫人汪氏接到消息的時候正在跟羅察掰扯,到底要在家休幾天才能去衙門。正好七福晉來了,倒也打斷了那老不修的纏磨。原本想著皇家福晉肯定是來頭大排場大,沒想到這一下馬車,竟是個抱著零嘴的漂亮女娃兒。

“夫人莫笑,我難得出來一趟,見著什麽都覺得好,這一買就買多了。想著正好到府上來,幹脆當是跟夫人吃茶添個點心。”玉玳第一眼見著汪氏就覺得這人瞧著順眼,汪氏的年紀約莫跟成嬪差不多大小,保養得雖不如成嬪但眼角眉梢的神采飛揚卻是宮裏哪個娘娘都比不上的。

“那感情好,七福晉頭回來府上就這麽心疼妾身,妾身今兒看來只用準備一壺茶就夠了。”這段日子汪氏從羅察嘴裏聽了不少關於七貝勒的事,對這剛分家另過的七貝勒印象還不錯。現在再見到剛出了名的七福晉,就更是喜歡了。

在羅察看來胤祐身上雖小毛病不少,但大的瑕疵倒也沒有。尤其街面上閑散宗室那些個臭毛病是一點都沒沾,就憑這一點,萬歲爺把兒子交到自己手裏□□,羅察便願意認真費些心力。

“夫人可別這麽見外,叫我玉玳就行了。”汪氏跟自己年歲差了輩,現在胤祐又跟著人家丈夫學本事,哪能這麽不客氣。汪氏把茶擺在了府裏後院的涼亭裏,兩人坐下吃過幾個點心,喝了兩口茶,話匣子就打開不再拘謹。

說來羅察也算是個難得的人才,他出身微寒,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靠的全是自己,一路科考出仕又從外放到進京,這一路簡直就是一部勵志科舉小說。就連著外城的宅子都是當了工部侍郎之後,才有的銀錢買。之前一家人住得更遠,七八口人加上奴才下人在一兩進的宅子裏愣是住了好些年。

“不怕福晉笑話,外邊都傳我是個母老虎,攔著他不讓他在外邊廝混,其實有一半也是為了省錢。家裏上下哪兒都要用錢,剩下的銀子實在是不夠他在外邊應酬。”

長安米貴,居大不易的道理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一樣的。羅察那點俸祿要養這麽一大家子,還得往老家寄錢,能有幾個銅板剩下。可不就只好找了這麽個借口,好在兩人少年夫妻感情深厚,也就不在意外邊那些流言了。

汪氏今兒能把這話都擺到明面上跟玉玳說,那就說明羅察這是想好了要往胤祐門下投。之前也許羅察也起了這個心思,康熙甚至也默許了,但他不是個沒主見的人,能等到這會兒才讓汪氏遞話給自己,還是因為昨兒的事兒,才讓他下了決心。

這樣的人難得,羅察有多看重胤祐的為人處世,就代表他自己也是個什麽樣的人。若真是那等有了梯子就爬的,慢說胤祐,就是玉玳也不敢收這樣的人在身邊。

兩個女人雖年歲差得大,但互通了心意之後,一下午聊得確是很好。等到玉玳告辭的時候,汪氏居然又包了不少家鄉特產給玉玳帶回去。雖說不是什麽值錢的玩意兒,但一片心意總是叫人舒心的。

玉玳到家的時候胤祐都已經在家裏等著了,“怎麽去了這麽久,你這有了身子是不是不能這麽亂跑啊。”胤祐原本只想送個禮過去,意思到了就行,具體的等羅察回工部了再說也不遲。沒想到自家這福晉倒是聰敏得很,七福晉親自去府上探望,有了這一出自己在工部在羅察那兒,就更穩當了。

“哪有的事,昨兒太醫都說了我身子好著呢,還說不能天天窩在屋裏,這樣才是對孩子不好。”玉玳換了居家的薄衫靠到胤祐身邊,“我今兒還給你定下個人,想不想知道是誰?”

“誰啊?”胤祐正給玉玳剝橘子,頭也沒擡的問。橘子是兩廣總督那邊送進京的,那邊的橘子就是比北邊的多汁好吃。

“羅大人家的小少爺。”羅察家四個兒子,老大已經外放做官了,老二走了武路子不讓人操心,老三身子不大好據說是個藥罐子,汪氏一提就直嘆氣,還剩下個老四說是皮得厲害,這回羅察投到門下,竟是打算把兒子也打包送過來。

“不過這節骨眼上太顯眼,說是過完年等您七貝勒想好了怎麽安排,羅家聽話便是。”玉玳接過剝好的橘子放到嘴裏,“真甜,你也嘗嘗。”說著又把一瓣橘子遞到胤祐嘴邊去了。